咫尺戏台上的千年时光:中国戏曲的风采与魅力

微格尔 2024-02-25 22:06:35

多年前去苏州旅游时,就听说在狮子林园林里有戏曲《游园惊梦》上演,自然是取材于古典四大名剧之一、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

尽管当时因为时间关系而没有去现场观看,但徜徉在苏州古城区,听着飘荡在老宅子里低吟浅唱的评弹小调,也不禁沉醉其中。

如果你去古镇古村旅游时留意一下,必会发现有一座古戏台遗址。在古代,戏曲可以说是受到上至皇室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所喜爱的主要娱乐形式。

戏班走南闯北,到各地上演丰富的剧目。锣鼓声一响,人们纷纷聚集在戏台前观看,那是怎样一种欢乐热闹的景象。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但到宋元才是成熟期,比国外如古希腊、印度等古文明之地的戏曲表演历史短了许多,这是为什么?其实这是因为中国戏曲的构成实在是太复杂,内容博大多样,也并非是某个时间突然出现,而是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而形成。

早在远古时代就出现了以表演形式呈现的祭祀、驱疫等民间活动,比如傩戏。随着音乐、舞蹈、杂技、曲艺、文学、美术等多种艺术的出现和发展以及不断融合,中国戏曲才形成了复杂又有着一套专业体系的成熟的艺术表演形式。

人们常常用“梨园”来指代戏曲,是来源于会玩的唐代皇帝唐玄宗。当时喜欢乐舞的他在长安梨园召集子弟三百人,亲自教授乐舞技艺,还会饰演丑角,亲自粉墨登场表演。因此“梨园”一词成为戏曲的代称,唐玄宗也被称为“梨园教主”,山西戏班还奉他为“戏神”。

中国地方戏曲有四五百个剧种,如京剧、豫剧、越剧、昆剧、川剧、秦腔等,各具特点。我所在的广东地区有用粤语唱演的粤剧,很多人都会唱几句经典的粤剧歌曲。记得小时候在戏院里看着戏台上那些穿着古装吟唱的真人,有种穿越之感,尽管听不懂也感觉很是神奇迷人。

不同的剧种有不同的声腔唱法、曲调、角色行当等。想不到广东海陆丰地区流行的西秦戏跟远在陕西的秦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据专家考证,两者可以说是“数百年前是一家”,同宗同源。

作为现在中国影响面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形成于清代,其中就吸纳融合了昆曲、秦腔等剧目、曲调和表演方式,最终形成集大成的京剧。

一出好戏的根本是要有一个优秀的戏曲文本,古代有不少戏曲剧本佳作,如我们很熟悉的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等,以及许多对四大文学名著的改编。

中国传统戏曲是流传了上千年的古典艺术,反映了世间百态,有着强烈的年代特色,内涵深厚,如果想了解中华历史文明和传统文化,就不能错过戏曲。

《醉梨园》一书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色进行梳理,从历史源流、剧种特点、声腔风格、角色行当、戏本文学等方面进行讲述和知识科普,让我们沉浸在中国戏曲的艺术世界之中,感受这一古老而独特的古典艺术的永恒魅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