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很有趣,关注我,一个狂爱种东西的小农青
大葱,家家户户都不陌生吧?
大葱在我们这广受喜爱,
但你知道吗,日韩对它的需求比我们更夸张,几乎到了离不开的地步。
尤其是日本,进口的大葱中90%以上来自中国。
韩国也不遑多让,2024年的数据直接显示,进口量同比暴涨了760%。
这两个国家因为地理、人口种种原因,大葱几乎全部从中国进口。
也就是说,能不能吃到大葱,还得看中国农民的脸色。
这到底是啥情况?
日韩大葱自给率低得可怜日韩的土地问题是个老生常谈的事。
日本的国土面积不大,可人口密度却高得吓人,
尤其是适合农业种植的平原更是稀缺。
而且日本气候湿热,降雨量大,
特别是夏季,容易导致大葱根部腐烂,种植起来麻烦事一大堆。
韩国的地形虽然比日本稍好,但冬季寒冷,
适合大葱生长的时间短,再加上土地零散,规模化种植基是个大难题。
中国不一样。
土地大,气候多样,几乎每个省份都能找到适合种植大葱的地方。
山东章丘的葱王,到河南、新疆的辣葱,再到东北的耐寒葱,
不光品种丰富,产量也压日韩一头。
尤其是山东,优质大葱出口日韩多年,
早就成了日韩消费者的标配。
劳动力成本是个坎日韩农产品的高价格,说到底是成本撑着的。
劳动力成本这一块,日韩根本没法和中国比。
大葱这种作物,对人工依赖很高。
从播种到收获,再到去皮、包装,每一步都需要人力操作。
日韩的农民种植大葱,光人工费用就能把利润吃得干干净净。
反观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再加上多年的出口经验,早就形成了标准化的生产链。
从田间到餐桌,效率高了,价格自然也压得下来。
市场需求大,日韩自家产的大葱根本不够吃大葱在日韩饮食里,基本少不了,少了就没滋味。
日本的拉面要放葱,烤鸡串上的葱段,传统的火锅汤底,都靠大葱提味。
韩国的泡菜、煎饼、烤肉配菜也离不开它。
家庭做饭,餐厅点单,大葱都是固定选项。
可是自产的大葱产量实在撑不住需求。
这几年日韩的大葱种植面积没增加,反而在缩减。
韩国每年约种植不到5万公顷大葱田,
日本更少,不到3万公顷。
对比起来,中国光一个山东省的大葱种植面积就远超日韩的总和。
而且日韩自产的大葱价格高,还总是供不应求,
消费者干脆就选中国进口的,便宜又好吃。
进口大葱比美国农产品靠谱日韩当然也不是没想过别的办法。
有人问,美国不是农业大国吗?
为什么日韩不从美国进口大葱?
实际上,美国的大葱产量确实还行,但品种和日韩需要的葱不搭。
美国的大葱以洋葱和球茎类为主,主要用于工业加工,味道偏淡。
日韩习惯用的中国大葱,是那种葱白长、味道浓的品种,
让美国去种,实在有点为难他们了。
另外,美国出口农产品的价格并不便宜。
以大葱为例,从美国运到日韩的物流成本比中国高得多。
而且日韩的消费者已经习惯了中国大葱的口感,
美国的葱就算能进来也未必能卖得动。
中国大葱有多强?产量全球第一
中国的大葱产量在2024年突破10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80%。
这个数字,不能说断档领先了,得断好几个悬崖的领先。
中国种植大葱的面积达到850万亩,稳稳坐在全球第一的位置。
这是什么概念?
就拿山东章丘一个地方来说,种植面积就超过了全亚洲的大葱总和。
你说离谱不?
品质优越
中国的大葱不光产量高,质量也是一等一。
提到山东章丘的大葱,懂行的都知道它被称为“大葱中的贵族”。
一棵葱能长到两米多长,葱白又长又嫩,
切开后汁水充足,香味浓郁,这样的大葱日韩市场最喜欢。
还有东北地区的葱,耐寒抗冻;
新疆的辣葱,味道特别冲。
因地制宜,中国的大葱能适应各种需求。
出口渠道畅通
中国在农业供应链方面早就玩得得心应手。
大葱从田间地头收割后,直接进入冷链物流系统,最短时间送到日韩市场。
为了确保品质新鲜,很多出口企业会在采摘当天完成分拣、包装和冷藏。
整个流程像流水线一样精准高效。
日韩超市里的中国大葱,价格低,口感也跟刚挖出来的差不多。
这供应链优势,是外国本土生产商没法比的。
日韩差在哪?日本
日本人也想种大葱,但条件不允许。
2024年,日本大葱的种植面积还不到中国的零头。
种得少,价格自然贵。
据数据显示,日本本土大葱的市场售价是中国进口葱的四倍。
再说自然条件,日本的夏季湿热,特别容易让大葱根部感染病害。
一旦减产,市场就立刻出现供应缺口。
疫情期间,日本人减少外出聚餐,本地农户种得更少了。
等到需求恢复,发现没葱用了,只能咬着牙高价从中国进口。
韩国
韩国的大葱看着挺多,其实质量参差不齐。
2024年,恶劣天气让韩国的葱田遭了大殃,产量断崖式下跌,价格直接翻了五六倍。
当地消费者没得选,只能转向进口。
这种情况和大白菜类似。
中国大葱的供应稳定,价格又便宜,韩国人这时候能做的只有买买买。
最后日韩离不开中国大葱,不光是因为价格便宜,
也是品质过硬、供应稳定。
不说了,容我先来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