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思路,用西医西药的也可以是中医
之前说过荒唐的“西药中药化运动”的话题
但殊不知这荒唐的果子,其根儿是种在一百多年前清末民初时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中西医汇通派”的诞生
有人将“中西医汇通”等同于今天的“中西医结合”,那是不知道当年“汇通派”的操作尿性之高,已经脱离了医学范畴,直通“说学逗唱”领域
十九世纪,传教士合信(Benjamin Hobson)用中文写了一本书叫《西医略论》,第一次将人体解剖学历史以及血液循环理论介绍到了中国
《西医略论》
都知道解剖学和生理学并非中医所擅长,但面对西医汹涌而来的“全新知识体系”,当时的“汇通派”领军人物唐宗海却通过“语言艺术”,完美证明了中医打2000年前就通晓这些西医理论
唐宗海是这样解释血液循环理论的:
“西医谓心有左右二房,生血有左房出,有运血管由内达外,然后入回血管,由外返内,复入于心……由右房入,又由左房出,循环不休。西医此说,即《内经》‘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之实迹也,所谓‘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也”
唐宗海
这样一来,威廉哈维就失去了“生理学之父”的头衔,要让位于2000年前的黄帝和岐伯两个老头子
而面对西方解剖学和中医经典中所记载内容之间的矛盾冲突,“汇通派”的“化解之法”堪称一绝
例如中医古籍《难经》里提到人的心脏是“气孔三毛”,这显然与西医解剖学实际看到的心脏对不上,如何“找补”呢?
这时另一位“汇通派”大师张锡纯(就是搞“阿司匹林白虎汤”的那位)站了出来,人家此时化身“数学家”,用加减乘除的方法把这档事儿给“圆”了回来
张锡纯是这么“计算”的:
“盖人之心房虽只有四,而加心下血脉管及回血管与心相连之处,则为六孔矣,至心上血脉管、回血管与心相连之处,似又加两孔而同在一条之中。故古人仍以为一孔,是共七孔也”
张锡纯
有人问了:难道古人连基本的加减都不会吗?
张锡纯人聪明,一句话就给“圆”过去了,他认为古人不是不会加减,而是……眼神不好:
“此言心之孔虽有七,所易见者只有四孔,其余三孔则如毛之微细而不易视察”
维萨里之所以能成为“现代解剖学之父”,主要原因还是中国古人眼神差点儿,否则这项殊荣依然属于咱们中医
你不得不感慨传统中医虽然在临床上拉跨,但其“强辩”的本事简直无人能的。这套“西医理论中医化”的骚操作,最终成就了一百多年后的“西药中药化”的“盛景”
所以哪有什么西医理论,哪有什么西药药理,只要用中医理论将其“圆”过来就是咱们中医的
毕竟……
中医就像一座装修千年的土坯房,你觉得它“博大精深”,其实就是表面装修光鲜而已,免不了土坯的本质。中医要发展就得推倒(土坯)重来,用现代科技验证,走科学道路,但这样一来就是并入现代医学而消亡了,所以中医不甘心,好在中医绑定中华文明,可以一直在华人文化圈苟延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