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效应——谁动了我的记忆?

观云脑 2024-09-27 15:53:18

最近大家都看过那部非常火的电影《消失的她》了吗?观影之后,我惊讶地发现,我们的记忆竟然并非完全可靠。

如果不信,试着回想一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中,究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有,2011年那部青春电影,是叫《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还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正确答案其实是“是人也”以及《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看到这些,你是否也开始对自己的记忆产生了疑问?那些我们以为烂熟于心的语句和事实,竟然与我们的记忆有所出入。这一切,其实都跟“曼德拉效应”息息相关。那么,究竟什么是“曼德拉效应”?它又是怎样影响并改变我们的记忆的呢?

01. 曼德拉效应的定义

曼德拉效应是一个心理学现象,它描述的是公众对于某一历史事件的集体记忆与实际发生的事实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02. 曼德拉效应的起源

纳尔逊·曼德拉,南非的前总统,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1962年,因政治原因入狱,1990年获释,并在1994年成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直至2013年逝世。

然而,2010年,美国一位研究超自然现象的学者菲安娜·布梅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她认为曼德拉在上世纪80年代已在狱中去世。这一观点并非她一人持有,她调查了许多人,他们都坚称记得看过曼德拉去世的新闻报道、葬礼片段,甚至曼德拉遗孀的感人演讲。直到2013年,当曼德拉真正去世的消息传来,全球各地的人们才发现自己的记忆出现了混淆,无论是死亡时间还是死亡原因,都存在不同的记忆版本。

这种集体记忆与现实不符的现象,被菲安娜·布梅命名为“曼德拉效应”。

曼德拉效应的三种解释

01. 认知偏见理论

在处理信息时,个体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信仰和情感等因素来筛选、解读和记忆信息,进而形成个人独特的观点和判断。例如,在之前提到的“斯人”与“是人”的例子中,由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极具影响力,许多热门电视剧都会引用其中的句子。然而,观众可能在观看这些电视剧时反复接触到“斯人”这一表述,从而导致了记忆上的偏差。

02. 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描述的是在一个高度团结的群体中,成员们往往坚信他们的决策是无可挑剔的。为了保持群体表面上的统一,所有成员都会坚定地支持群体的决策,而与之相悖的信息则会被忽略。这种在群体决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即为群体思维。

例如,在社交媒体上,如果有人分享了一篇关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电影观后感,那么在社会群体中,其他人可能会受到这篇观后感的影响,从而认为这部电影的名字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而非《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03. 记忆重构理论

曼德拉效应背后的精神现象学原理可以归结为记忆碎片在大脑中的错误重组,这是目前最为科学且具有说服力的解释。人类大脑的记忆机制是将记忆碎片按照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规则存储在不同的“暗盒”中。当我们需要回忆某个事件时,大脑会调用相关的记忆碎片并进行重组。然而,这些记忆碎片的组合方式并非固定不变,它们会受到个体的情感和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以曼德拉为例,他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是满头白发。根据人们的生活经验,白发往往与衰老和接近死亡联系在一起。当人们看到头发花白的曼德拉在监狱中出现,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消失于公众视野,再加上主流媒体的误导性报道,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人们的记忆碎片发生了错误的重组,从而形成了曼德拉在狱中去世的错误记忆。

如何克服“曼德拉效应”的影响

01. 多角度获取信息并进行交叉验证

仅依赖单一的信息来源可能存在不准确的风险。为了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我们应该从多个可信的渠道获取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受到曼德拉效应的影响。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除了通过“口口相传”获得直接信息,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人脉关系和深度调查等渠道搜集信息,以此验证事实的真伪。

02. 基于怀疑的态度,防止被误导

在当今这个充斥着大量信息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无数的数据和信息。因此,面对各种信息,我们需要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在遇到任何事情时,我们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应盲目相信所谓的专家或权威的说法。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已经被证实的真实信息,并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这样我们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被误导。

小结

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于曼德拉效应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真正关注这一现象的人并不多,而且目前主流科学界也尚未给出统一的解释。这正是曼德拉效应引人深思的地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