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个山东大汉到饭店点餐,却只点了最便宜的素菜,老板娘一脸不屑。谁料,当她看到他们开的车后,顿时感动得落下泪来,连忙炒了肉菜端上桌来,哽咽道:“放心吃,我买单。”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惊全国。这场灾难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纷纷涌向灾区,希望为受灾群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场全民救援的浪潮中,一群来自山东莒县的农民兄弟用他们最朴实的方式,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大爱之歌。 当地震新闻传到山东莒县的小村庄时,村民们围坐在电视机前,神情凝重。 画面中倒塌的房屋、哭泣的灾民,让这群朴实的农民心中泛起阵阵涟漪。他们虽然相隔千里,却感同身受。就在这时,村里的几个年轻人提出了一个看似疯狂的想法:他们要去四川救灾。 这个提议立即在村里引发了热烈讨论。有人担心路途遥远,有人忧虑资金不足,更有人质疑他们这些普通农民能帮上什么忙。 然而,这些质疑并没有浇灭年轻人心中的热情。他们迅速召开了一个"赴四川救灾可行性分析紧急会议",认真讨论了各种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慎重的考虑,村里最终选定了10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组成救援队。 确定了人选后,救援队立即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资金是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他们在村里发起募捐,每个村民都慷慨解囊,有的甚至拿出了全部积蓄。除了现金,村民们还捐献了大米、面粉等物资。这些来自四川千里之外的爱心,凝聚了整个村庄的温暖与希望。 交通工具是另一个重要问题。考虑到路途遥远,普通的农用车可能无法胜任。经过商议,他们决定选用三轮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 他们还特意改装了三轮车,增加了载重能力,确保能够运送更多的救援物资。 为了让自己的身份更加明确,救援队还特意制作了"山东莒县农民救灾志愿者"的标识。 山东农民兄弟踏上了前往四川的艰难旅程。三轮车虽然结实耐用,但在长途跋涉中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 车轮磨损、机械故障时有发生,他们不得不频繁停车修理。更棘手的是,他们在某些路段遭遇了交警的盘查。面对质疑,他们耐心解释了自己的救灾目的,最终得到了理解和放行。 为了节省开支,这群农民兄弟想尽办法省钱。他们自带干粮,露宿野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销。 旅途中,他们也曾迷失方向。在路上,他们遇到了热心的当地人。这些陌生人不仅为他们指明了道路,还主动提供了食宿,让这群远道而来的志愿者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 在漫长的救灾之旅中,山东农民兄弟遇到了许多暖心的时刻,其中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在一个小镇上遇到的饭馆老板娘。 那天,他们疲惫不堪地驾驶着三轮车进入一个陌生的小镇。饥肠辘辘的他们本打算随便买些便宜的食物充饥,却被一家小饭馆的香气吸引。 虽然担心费用问题,但实在抵挡不住诱人的饭菜香味,他们还是走进了这家饭馆,点了一份鸡蛋汤和一个素菜。 一开始老板娘看到十来个人却只点了这么点,顿时鄙夷起来,当得知他们是从山东千里迢迢赶来救灾的农民时,老板娘的眼睛瞬间湿润了,不仅亲自去厨房做了肉菜,还又免费给了十人路上的口粮。 经过数天的艰辛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灾区。尽管疲惫不堪,但他们并没有歇息,而是直接投入到救援中。他们搬运物资、清理废墟、照顾伤员,默默无闻地付出着。 有趣的是,由于他们的组织性强、工作效率高,竟被误认为是部队的人。 当地群众惊讶地发现,这些辛勤工作的"军人"竟是来自千里之外的普通农民。 山东农民兄弟的义举迅速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他们那朴实无华的形象与坚毅不屈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和敬佩。 民间自发给予他们一个响亮的称号——"四川最给力救援队",他们那辆看似简陋却功不可没的三轮车也被亲切地称为"最给力救援车"。 让我们铭记这群看似普通却又与众不同的山东汉子。他们用汗水和行动向世人证明:真挚的爱心不需要华丽的外衣,纯粹的真情可以跨越千山万水。他们的故事,是对地域偏见的有力回击,也是对人性光明面最好的诠释。 (主要信源:参考 澎湃新闻在2021-05-12《13年过去了!日照10个人,你还记得他们吗?》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