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观摩了两节高二的课,课题分别是《简单的指对不等式》和《突破指对数共生式》,两

享玩数学 2024-09-02 17:19:09

昨天观摩了两节高二的课,课题分别是《简单的指对不等式》和《突破指对数共生式》,两位教师准备都非常认真,有自己的想法。整体听下来,自己有些不同的想法,记录如下: 1、两位教师都偏重于“高考选题”,可能觉得指对不等式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非常频繁,是个热门话题,所以拿来上节公开课示范一下。“高考思维”似乎就是高中数学教学思维,无论是高三还是高一高二,一切都指向高考。指向高考本身并不是问题,但如果不分阶段不分情境地将高考作为主导教学的绝对权重,可能并不恰当。我觉得,尤其是高一高二的教学,“知识”和“学情”的导向比“高考”的导向更重要。高考中的难点热点适合不适合在高一高二讲、讲到什么程度,需要慎重考虑。 2、思想比技巧更重要。整体听下来,感觉两位教师在课堂中所展现强调的更多的是知识的技巧方法,思维的深入和思想的点拨还不够。关于切线不等式及其变形,其实就是转化化归和同构(整体)思维,在此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学生的直观(即数形结合)。否则,即使将“秘籍”传授给了学生,学生可能也很快就会忘记。另外,像利用切线不等式解决复杂的含参不等式求参数范围问题,技巧性太强,不太适合在高二进行集体讲解。 3、课堂首先是学生的,然后才是教师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衡量课堂差异的标准在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其中、思维是否得到展现和发展,而不是教师的解题水平、提炼水平有多高。现在的很多课堂,似乎还是过多地倾向于教师的展示,对学生忽视的较多。上一节公开课,教师不自觉的思维常常是能给听课教师带来什么,是不是能够“镇得住”听课教师,让他们有所收获(尤其是知识和技巧上),而相对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教学设计中,对学生的认知了解不够,不能够较好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导致“师生”分离,课堂成了教师表演的平台,而不是学生学习、思想碰撞、思维生长的圣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