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立足于第三世界国家提出的强大政府论

梁爽有看法 2024-09-03 00:28:05
亨廷顿立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际发生于第三世界国家政治舞台上的现状,针对当时西方学者先后提出的“正统现代化论”和“现代化修正论”,提出了他的第三派学说,即强大政府论,或政治秩序论。 “正统现代化论”把世界各国分为了现代化国家和传统国家两大类。早期实现了工业化的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是现代化国家,新独立的众多第三世界国家仍属于传统国家。 “现代化修正论”则认为,传统性和现代性并非此消彼长的两个对立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多面的,传统性不但具有顽固性,而且会吸收现代性的某些成分或层面从而获得新的生命力。 由此亨廷顿指出了三个基本事实: 第一,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世界各国之间的最大差别不是它们政府的形式,而是它们各自政府实现有效统治的程度。 资本主义国政府和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之间的差别,远没有政治发达国家政府和政治欠发达国家政府之间的差别大。 第二,许多新兴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上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些国家都未能如上述现代化理论国家所预期的那样,在政治上发生相应或同步的进展。 第三,许多经济增长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幅度较大的新兴国家,反倒在政治上更加动荡不安,暴力倾繁,政变迭起,险象丛生。而那些经济起步落后或停滞不前的新独立国家,都能安享相当程度的政治太平这个事实很耐人寻味。 据此,亨廷顿对第三世界新兴国家做出的总体评价是,相对于并存的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第三世界新兴国家,除了若干共产党国家外,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时期就是一个克服社会动荡和防止政治衰朽的历史阶段。 亨廷顿的强大政府论就是建立在他对第三世界国家这种观察和估价之上。其要义就是:欲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这些国家必须树立起强大的政府,舍此无他路可走。 何谓强大政府?强大的政府就是有能力制衡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政府。而政治制度化就是政治组织和施政程序获得公认价值内容和稳定性质的过程,它与政治参与一样,是个变数,可以用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内聚性等标准加以衡量。 一个政府强大与否,稳定不稳定,全凭它能否在完善其政治制度化的速度与扩大群众参与水平二者之间求得最佳值。 第三世界国家之所以染上了政治部稳定的顽症,就在于政府在民主呼声和西方榜样的压力下,让政治参与跑到了政治制度化的前面去了,结果害了政府自身。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