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总是元帅,却一生没拿过元帅工资,去世前:最珍贵的是屋子里面的毛主席像 虽然朱

歷史的伟人 2024-09-05 12:54:36

朱老总是元帅,却一生没拿过元帅工资,去世前:最珍贵的是屋子里面的毛主席像 虽然朱老总被授予了元帅,但是,他却从来都没有领过元帅的工资。 朱德出生在佃户家庭,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幸而朱德的母亲足够的聪明能干,日子勉强还过得去。他们吃的是豌豆饭、红薯饭和杂粮饭,将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面做调料,渐渐地,朱德也被培养出了勤俭节约的好品格。 多年后,朱德还无比感谢自己的母亲,是她教会了自己和困难作斗争的经验,这对于他日后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朱德娶妻后,原本想要和妻子白头偕老,结果,妻子患上了热病,没过多久就去世了,一位国民党元老劝他再婚,就在这时,他的一位朋友将自己的妹妹陈玉珍介绍给他,朱德对她一见倾心,两人很快举办了婚礼。 成婚后,陈玉珍将朱德前妻的孩子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看待,一家人过得无比的和睦。后来,朱德开启了自己的戎马生涯,为了革命四处奔波,此后,两人再也没能见面。 1929年,朱德和红军女战士康克清结婚。 朱德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是朱琦,女儿是朱敏,在战争年代他四处奔波,孩子们也没能和他在一块生活。 朱琦来到延安后,被送去部队基层锻炼,后来,朱琦又去了抗大,朱琦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生产,但是,朱德并没有因为朱琦是自己的独子就特殊对待,而是不断地鼓励和教育儿子,去群众中学习锻炼。 朱德一生建立了无数的丰功伟绩,但是,他从来不会在自己孩子面前讲述自己这一路过来有什么功劳,他总是将自己的一切都归功于党中央和毛主席。朱德平时绝对不允许儿孙们凭借着他的功劳搞特殊,索要组织上的照顾,恰恰相反,朱德经常会告诫自己的孩子们:“躺在老一辈的功劳簿上,就会成为资产阶级的少爷。” 1967年,朱德的外孙从中学毕业,被分配去喂猪,他只觉得日子又苦又累,于是给家里写了一封信,要求调回北京,朱德得知此事后,严肃的教育他,“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毛主席教导的......养猪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外公的教育下,这个孩子积极劳动,在工作和政治上都有很大的进步。 朱德经常教育孩子们,不要总想着他这个家他的生活吃住都由组织上管,条件比大家要好,这都是党和人民给的荣誉,但是,他们不能享受。逢年过节,他们在他家里住几天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常住,生活上更是讲究自力更生。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党,他这个人没有任何财产,能够留给他们的只有马列著作和毛主席的书籍。 平日里,朱德一直在做着自己的表率作用,省吃俭用,生活上也很朴素。他的一双旧拖鞋,连底子都破了,他还舍不得买一双新的,一直用到他去世为止。 朱德用的毛巾和手帕都是用的破的不能再破了,他才舍得换一个新的,他的被子、褥子和床单都是用了二十多年,打了很多补丁的,就连他平日里用的搪瓷口杯,也都掉瓷了。再看看他房间里面的保温杯,塑料外壳裂开了好多的蛛网,他也没舍得扔掉,而是让工作人员用胶布粘好,又拿起来继续用。 在饭菜上,朱德的饭菜也很简单,每顿饭都是一小碗米饭、三小盘菜和一个汤,在菜色里面,只有一盘能和荤腥够得上一点,剩下的都是普通的素菜,就连汤都是最普通的青菜汤,日复一日,朱德从来没有超过这个标准过。 从我国1955年实行军衔制以来,朱德从来都没有拿过元帅的工资,这件事一直到他去世孩子们才知道。朱德病危时,朱德还让妻子将他的积蓄都交给党组织,不给子孙后代留下分文,他将孩子们叫到跟前说,他最珍贵的是屋子里面的毛主席像,可以留给他们。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