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缺口,晚清大变局下的阵痛

泽睿谈文学 2024-09-05 21:30:45
如果从中西贸易史来看,从明朝的朝贡贸易到明末清初一百多年的“旧中国贸易时代”,尤其是清初到道光年间,虽然康熙年间发生“礼仪之争”,但中西经济发展愈发繁盛,双方相互贸易产生的摩擦与矛盾也逐渐加深。这一段中西关系史有东印度公司、广州十三行等诸多史料和相关文件被披露,也出现大量著作记录这段时期欧美各国的对华贸易与外交关系史。 西方学者作品大多不可避免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烙印,中国学者也采取本土视角,以地域性、产业研究与反侵略叙事,通过大量原始文献构建较为清晰的史实脉络。《帝国的切口》一书的新意在《出版后记》中特意注明:本书运用了大量一手档案材料完成一个历史学家“讲好故事”的任务。本书作者从展现当时整个世界的视角论述,从中解释和重塑当时的中西关系,进而寻找答案。 《帝国的切口》以在华的外国人人生履历为切入口,从寓意深远的1832年开始叙述,尝试从具体个案出发,通过贸易网络、战争条约、跨国群体、知识信息流动、生活形态等角度,探讨中西关系的多元特征,进一步理解早期全球化对中西交往的影响及其具体形态。即使是大家众所周知的著名事件和典型人物,亦可在新研究视野下重新认识。 为什么叙述时间从1832年开启,书中提及1832年运载鸦片等货物的英国船只离开珠江三角洲,向北驶入禁止外国人进入的中国水域,而其中三艘隶属于怡和洋行。“怡和洋行”与“怡和行”一字之差,却谬之千里,这要提起广州十三行。1792年马戛尔尼事件后清政府乾隆皇帝关闭其他三个海关,只留下广州十三行,成为指定的官方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其中怡和行就是广州十三行的领袖,伍秉鉴创办的怡和行一度成为世界级的跨国财团,在多个国家投资,而他本人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也是当时的世界首富。而1832年两个英国人来广州做生意,把自己公司的名字起名为怡和洋行。谁能想到这个山寨版最终笑到最后,而正版怡和行在鸦片战争后衰败下去,这似乎就是代表当时中西贸易的一个缩影。 “条约世纪”已经过去,曾经19世纪商战的失败者中国在阵痛中去了解世界,在动荡的政治科技经济秩序中寻找一条属于自己发展特色的道路。当年纪念这些外国人的塑像被拆毁熔化,他们的事迹淡出了中国人的视野。但不可否认,19世纪的中外贸易扩展与影响对社会推动作用极其巨大,中国人也从其中学习并总结了经验教训并在未来付诸实践。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