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糖尿病患者有慢性肾损害,可进展为尿毒症,每年都要测这两个指标 刘先生

任向前养护说 2024-09-06 14:11:10

21.8%糖尿病患者有慢性肾损害,可进展为尿毒症,每年都要测这两个指标 刘先生是个普通的上班族,忙碌的工作让他常常忽略自己的健康。两年前,他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但在医生的建议下,刘先生并未将病情放在心上。他觉得自己身体状况还不错,每天只吃几颗降糖药便觉得没什么问题。 时间飞逝,直到最近,刘先生开始发现一些细微的变化。他的脚肿得厉害,走起路来总觉得有些吃力;他发现自己总是口干舌燥,即使喝了很多水,仍然觉得渴。他没太在意,以为是工作压力大引起的疲劳,便一再拖延去医院检查的时间。 直到有一天,刘先生的情况急转直下。他早上起床后突然头晕目眩,眼前发黑,差点晕倒在地。妻子见状,赶忙把他送到医院急诊。 医生在简单检查后,立刻要求他住院,并安排了全面的检查。刘先生被诊断为“慢性肾损害”。医生告诉他,这种肾损害已经悄无声息地发展了很长时间,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并且如果不及时控制,肾功能可能继续恶化,最终发展成尿毒症。 刘先生感到一阵寒意。他从未想过,糖尿病会如此可怕,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医生提到的一个个指标让他更加后怕——肌酐、尿蛋白这些看似陌生的词汇,如今关系着他的生死。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以前的疏忽大意可能已经酿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其实,糖尿病不仅仅是血糖高的问题,它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尤其是肾脏问题。 慢性肾损害就是其中一种,它很常见——大约21.8%的糖尿病患者都会遇到。这种损害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尿毒症,那可是个要靠透析或者肾移植来维持生命的严重问题。 那刘先生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呢?糖尿病会导致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而肾脏是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的,当血糖过高时,肾脏也会受到损害。 这种损害不会一夜之间出现,而是缓慢地积累。到了某个阶段,肾脏就会逐渐丧失过滤能力,出现肾功能下降的情况。 那么,有没有办法早早发现这种肾损害呢?当然有!有两个指标很关键,每年糖尿病患者都要检查它们:尿微量白蛋白和血肌酐。 尿微量白蛋白:这是检测肾脏早期损害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没有或只有极少量的蛋白质的。如果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说明肾脏的过滤功能出现了问题。这通常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 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及时发现,采取一些控制措施,比如调整饮食、控制血糖和血压,就能大大延缓肾病的进展。 血肌酐:这是用来评估肾脏功能的一个常见指标。肌酐是身体代谢肌肉时产生的一种废物,正常情况下,肾脏会把它从血液中过滤掉。如果肾功能下降,肌酐水平就会升高,这也是肾损害的一个信号。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定期检查这两个指标,还有几个方面非常重要: 控制血糖:这一点不用多说,糖尿病的管理关键就是保持血糖稳定。如果血糖波动太大,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控制血压:血压高也是肾脏的“杀手”。很多糖尿病患者同时也有高血压,这两个病联手,会加速肾脏的损害。所以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非常重要。 健康饮食:少盐、低蛋白饮食对保护肾脏很有帮助。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有肾损害的患者,饮食管理能够有效减轻肾脏的负担。 定期体检:每年都要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和血肌酐的检查。这两项检查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肾脏问题,早发现早治疗。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要记住,糖尿病并不是简单的“血糖高”,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会影响多个器官。只有通过综合管理,才能真正控制它,保护我们的健康。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