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曾研制出50台三进制电脑,三进制被认为更贴近人脑思维,理论上更是优于二进制,

哄动这史记 2024-09-07 10:32:23

苏联曾研制出50台三进制电脑,三进制被认为更贴近人脑思维,理论上更是优于二进制,然而,最终却是美国的二进制电脑取得了胜利,这到底是为什么?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个超级大国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两个阵营为了证明谁的社会制度更好,于是展开了科技、经济等诸多领域的较量。而计算机作为上世纪的“技术心脏”,自然也成了两国的重点研发对象。   严格来说,计算机科学的底层框架,源于德国数学家布莱尼茨所提出的“二进制”,即计算机的计算逻辑由“0”和“1”两个数字组成。因此在二战结束后,美国率先将二进制“发扬光大”,广泛应用于美国国防安全、军工航天等领域。   虽然美国在计算机领域上“先行一步”,但苏联的科学家们并没有气馁,而是选择另辟蹊径,开始了“三进制”计算机的探索之旅。   相较于二进制,三进制多了一个字符“-1”,因此在计算机进行逻辑运算的时候,提供了“是”、“否”、“不确定”三个选择,与人脑处理信息的模糊逻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从理论上来讲,三进制无疑会大幅度提高计算机的运算效率。   但等到苏联科学家们开始应用实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踢到铁板”了。   从硬件设计上来看,三进制计算机需要更复杂的电路设计,信号控制器的数量也要数倍于二进制计算机。以当时苏联“粗犷”的工业水平来说,一年顶多能造出十到十五台三进制计算机,这种“高能低产”的产品,显然无法满足苏联各方面的需求。   而且,计算机可不是单打独斗的,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支持。就拿美国来说,自从第一台二进制计算机落地后,美国通信、国防等部门迅速响应,用数年的时间统一了编程语言、数据存储等核心技术,开启了新的信息时代。   因此对于苏联来说,如果继续死磕三进制计算机,势必会投入数倍于美国的研发成本,再加上后期维护的成本,所需的资金无疑是天文数字。苏联政府在权衡利弊后,最终还是选择全面采用二进制计算机。。   1965年,苏联政府正式终止了三进制计算机的研发项目,三进制计算机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而这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也仅仅生产了五十台三进制计算机。   虽然苏联科学家对三进制的探索以失败而告终,但科学的进步就是在建立在无数次的失败之上,而科学家们的每一次尝试都值得尊重和铭记。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2021-10-13—苏联的三进制电脑,为什么被二进制干掉了?

1 阅读:1620
评论列表
  • 2024-09-07 10:51

    不确定太烧脑了

  • 2024-09-07 10:57

    由于不确定状态的出现,势必使得处理逻辑更加复杂。但也说不定这才是更合理的设计,二进制距离现实世界距离貌似还是要远些,只不过现阶段不会继续研究下去了。

  • 2024-09-07 11:08

    前苏联有两个转折点给美国拉差距的,一个是研究电脑时的二,三进的选择,另一个是研究二极管和半导体蕊片的选择

  • 2024-09-09 16:47

    你是在扯淡吧,机器最容易表达的状态就是2种

  • 2024-09-07 10:55

    结果现在有量子计算机。加密无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