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在“百万大裁军”的浪潮中,领导分别找我们十位停飞的飞行员谈话,在进行

史乎友文 2024-09-10 18:30:20

1985年,在“百万大裁军”的浪潮中,领导分别找我们十位停飞的飞行员谈话,在进行沟通交流后,也确定了我们十个人最终的去向。 当时,除了几位年龄稍微大一些的战友(在飞行队伍中,相比之下,他们的年龄比较大,其实也才四十多岁),选择了原地退休外。剩下的年轻一些的,基本上都去了后勤部门,分别去了营房股、油料股、调度室、教导队,唯独我,是“一职双跨”。 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一职双跨”对我来说,还是很合适的。因为我虽然是在机务大队任职,但实际上一直做的是军需工作。而机务人员,在当时,吃的是地勤灶(伙食标准是每人每天1.5元,是空勤灶的一半)。同时,因为是干部,每个月还要交伙食费,45元的伙食费,机务大队每个月补贴30元,所以我们实交15元。 但因为我是“一职双跨”,没有在机务大队工作,因此每月的伙食补贴只好领出,然后去机关干部食堂吃饭。当时,我问了一些干部,在机关食堂吃饭每个月大概要多少钱,他们都说差不多要30元左右。如果是位排级干部,基本上占工资的一半。但像我的工资,只需要三分之一。这也就是说,我每个月从机务大队领回来的补贴,在机关食堂吃饭是刚刚好。而且,按照我当时的家庭情况,这样安排也是非常合适(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因此,这也常常引得有不少战友羡慕,说我的运气真好。 停飞了,妻子担心我有压力,还吃不好饭(因为我之前一直吃的空勤灶,伙食标准是每人每天3元),就一再嘱咐我不要节省,该吃就吃。有句老话虽然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我不一样,我告诉妻子,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这些年一直吃好的,反而有些不适应,现在就想吃点粗粮。最后,我还跟妻子说了,我每个月还有30元补贴的事,她这才放下心来。 再说我在军需股的工作,当时,机场所有人员的军服、工作服、被褥,以及飞行员的特装,都是在这里发放,收缴。十几个空勤灶、地勤灶、干部灶、战士灶、后勤灶、招待灶、宾馆灶,也都是由这里管着。我们每天的工作,不仅要检查各个灶的卫生质量、伙食质量、加工质量和饭菜的分量(是否按照伙食标准落实了,定价是否合理等等),而且还要经常组织他们,进行馒头评比、菜系评比、汤粥评比等等。 除此之外,当时我们军需股,还负责着迎宾招待的任务。记得当时,英国有位收藏家,专门收藏各国生产的飞机,和领导谈妥了要买一架报废的旧飞机(五),价格30万人民币。因为带走前,还需要地勤进行拆卸包装,所以为了答谢,那位收藏家就出资5000元,要摆5桌酒席,来招待地勤工作人员。 可接到任务后,我们还真是有点为难了,因为当时接待外宾,一般每桌400元就够了。可他要1000元的,我们都不知道该做什么好了。最后,还是股长抽调了几位大师傅,还请来了天津高级宾馆的服务员,才算是圆满完成了那次接待任务。 —完—

0 阅读:7119
评论列表
  • 友友 46
    2024-09-11 04:19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2024-09-11 09:04

    98年我在招待灶的时候都是400-500的标准

  • 2024-09-11 08:59

    1995年1000元一桌,空军司令政委来了?

    用户10xxx16 回复:
    你不见是外商出资招待拆卸人员吗?
    种菜养家 回复: 用户10xxx16
    这个是收藏家,不是外商,他对中国的物价没印象,于是就说了一个英国较低的标准。
  • 2024-09-11 07:34

    后来转业、选择下海,接着就买了游艇,对吧?[眯眼睛笑]

    大卫和小徐 回复:
    就你皮。不过早先下海经商的,还是比较有钱途的
  • 2024-09-13 00:00

    因祸得福,得了个肥缺。

  • 2024-09-11 12:15

    把飞行员裁了,咋想的

    当任性遇上自负 回复:
    那时的空军飞行员,绝大多数人一年也飞不了多少小时。很多人还都是只能飞简单气象的飞行员。能飞复杂气象的飞行员并不多。
  • 2024-09-11 14:22

    这福气还小,后勤那块油水太足了!

  • 2024-09-21 10:00

    85年他为什么他以生三个小孩呢?我80年入伍在14军41师,我的一对首长夫妻怎么只能生一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