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们对“中国”是怎么理解的?和现代人是一样的概念吗     在先秦时期至辽

豌豆大说法 2024-09-12 12:45:17

古代,人们对“中国”是怎么理解的?和现代人是一样的概念吗     在先秦时期至辽宋夏金时期之前,整个“天下”版图中,“中国”意识和“中国”认同的发展多集中于汉族政权,而较少的体现在少数民族政权中。基于自身“华夏民族”的身份,“中国”观在汉族所创立的中原王朝中得以充分发展。   在先秦时期的典籍中,“中国”是中原王朝对自身身份的称呼,并将其与“四夷”相对举,“中国”和“夷、蛮、戎、狄”在此时不仅是方位上的不同,更是凭借“皆有其性”加以区分身份上的不同,这种身份的认同即为对自身为“中国”的认同。   在居于中土的人士看来,通过“中国”筑牢的不仅是一条区别华夷的地域防线,更是一条礼乐与蛮夷之别的文明防线,何志虎先生指出,“齐鲁缙绅的‘中国观’的本质是华夏文化优越论,它成为中原诸国共抗外侮的粘合剂,为处理华夷关系提供了一种准则。   属中国则享受礼的待遇,务求亲昵,属夷狄被视为‘禽兽豺狼’,可以大张挞伐”回,这便成为了中国古代史上“中国”观的萌芽。《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国因“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明显因秦地处偏僻而否认其为“中国”。   而随着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秦朝便被视为“中国”。《史记》曾载:“其后秦遂以兵灭六王,并中国,外攘四夷。”   秦汉时期完成了中国版图的统一,此时“中国”与秦、汉之版图相对应,指秦、汉创立的以华夏民族为主、多民族居住的统一国家。汉昭帝时期丞相韦贤在分析天下局势时曾提到:“中国虽平,犹有四夷之患,且无宁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民族大交融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观最典型的特点即少数民族政权“中国”意识的涌现,之所以称为“涌现”,是因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以及十六国皆出现自称为“中国”的情况。   北魏主孝文帝是推进汉化改革的先驱者,其统治时期也是北朝“中国”观的快速发展时期,孝文帝有言:“‘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宕昌王虽为边方之主,乃不如中国一吏。”这里孝文帝显然将宕昌羌与“中国”之礼仪相对比,“中国”所指即为北魏。   从孝文帝言语中可知,此时的北魏已自视为中华文明之承续者,突破了从地域“中国”到文化“中国”的屏障。待孝文帝意图南伐时,大臣高闾上谏道:“畜力以待敌衅,布德以怀远人,使中国清穆,化被遐裔。”   “中国”的身份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具有丰富的意义,既象征着中原,又可以指代华夏,同时也可以是入主中原,学习汉俗的少数民族王朝。   此时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统治者们,对于一直代表“中国”正统的汉族政权,仍处于心理上的弱势,如苻坚曾询问臣子:“中国以学养性,而人寿考,漠北噉牛羊而人不寿,何也?”   苻坚口中所说“中国”显然指代汉族。值得肯定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观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国”的认识和运用有了新的提升,“中国”认同进一步加深,为隋唐时期的统一和多民族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是即秦汉后的又一次统一时期,赵永春先生认为,由于此时大一统的实现,因而隋唐两朝多自称“天下”,因此“天下”与“中国”在这一时期概念相同。   追溯前史,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点与秦汉时期较为不同,秦汉的“天下”与“中国”的意义并非完全重合,“中国”范围小于“天下”。隋朝由于国祚较短,因而“中国”观在唐朝更为显著,尤其是在唐太宗时期。   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其“中国”观中的“天下”意识最为突出,且随着时局的发展产生变化:唐太宗主政早期认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体现了他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开放包容的“天下”“中国”观。   东突厥灭亡时,魏征极力反对让突厥“留居中国”,遭到唐太宗的无视。其晚年曾在面对突厥侵扰时说道:“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唐太宗此时认识到“中国”百姓即为唐朝子民,是“天下”的根本,“四夷”如同“天下”的枝叶,“天下”虽然由“中国”与“四夷”共同组成,但不应损伤根本却厚植枝叶。     由此可见,“中国”观即使在同一朝代,同一帝王主政时期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民族关系、民族思想等变化而不断更新。 文|萌眼探世界 编辑|萌眼探世界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