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北大教授钱理群的妻子患癌。医生表情凝重地对她说:“还剩4个月…”,谁知,她淡定地说:“那我先安排一下后事”,随即,她做了4个决定。 钱理群与崔可忻,这对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老夫妻,如今已步入人生的暮年。回首往事,他们的相遇恰逢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遥远的贵州小城安顺。彼时,崔可忻是一名刚从上海著名女校毕业的青年医生,怀揣着满腔热忱来到安顺卫生学校任教。钱理群则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北大毕业语文教师。命运的红线牵引着他们在这座陌生的城市相识、相知、相恋。 在那个火热的年代,教书育人是最受人尊敬的职业。崔可忻凭借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精湛的医术,很快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赖。钱理群也以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在语文教学和鲁迅研究领域崭露头角。尽管工作环境艰苦,生活条件有限,但他们始终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孜孜不倦。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崔可忻起初难免对安顺的方言和风俗习惯感到不适应。每当思乡之情泛起,钱理群总会用温暖的怀抱和贴心的话语宽慰她、鼓励她。为了让爱人感受到家的温馨,钱理群还特意向当地人学习烹饪上海菜肴的技巧。记忆中,夫妻俩常常在简陋的厨房里忙碌着,用一道道可口的家乡美食慰藉思乡的心情。 日子虽然清贫,但夫妻恩爱,其乐融融。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他们都会相约远足、游览安顺周边的山山水水。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倾听着鸟儿的歌唱,他们仿佛忘却了生活的艰辛,沉浸在彼此相伴的幸福中。璧人相依,举案齐眉,正是他们夫妻生活的真实写照。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钱理群和崔可忻已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在平凡而忙碌的工作中,在细水长流的生活里,他们携手并肩,共同迎接人生的酸甜苦辣。无论是事业上的成就,还是生活中的困境,都没能阻挡他们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脚步。 如今,垂暮之年的钱理群夫妇早已离开了安顺,在北京安享晚年。尽管时光荏苒,但每每忆起在安顺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脸上总会泛起幸福而满足的微笑。那段朴素而真挚的岁月,不仅见证了他们事业的起步,更凝结了他们爱情的结晶,成为人生旅途中最为宝贵的记忆。 2018年的寒冬,一个噩耗突然击碎了钱理群夫妇平静的生活。崔可忻被医生诊断出晚期胰腺癌,生命只剩下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面对这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钱理群和亲友都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然而,崔可忻却出人意料地平静。她只是淡淡地说:"那我先安排一下后事。"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崔可忻做出了四个重大决定。首先,她选择放弃化疗。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她深知化疗不仅无法根治病情,还会带来巨大的痛苦。为了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她决定到社区医院接受一些缓解症状的治疗。 其次,崔可忻开始着手整理家中的大大小小的事务。她将衣物、书籍、照片等物品分门别类,妥善安置,力求井井有条。她还将多年积攒的存款划分好,以备日后钱理群的生活所需。这一切,都是为了减轻丈夫和家人将来的负担。 第三个决定,是用有限的生命完成一部回忆录。在这本名为《我的深情为你守候》的自传中,崔可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一生,从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到与钱理群相知相爱的点点滴滴,再到两人携手走过的风雨岁月。字里行间,都溢满了她对丈夫深沉而持久的爱。 最后,崔可忻决定为自己举办一场特别的告别演出。她换上最美的旗袍,登上燕园的舞台,在亲友的目光注视下,以歌声讴歌自己的一生。这场"生命的绝唱",不仅是她对人世的诀别,更是对钱理群最后的深情告白。台下,钱理群神情肃穆,眼中泪光闪烁。 2019年8月,崔可忻在钱理群和家人的陪伴下,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告别仪式完全按照她的遗愿进行。当年轻时的歌声再次在会场回荡,那熟悉的旋律将她对钱理群的爱传递给每一位在场的人。宾客们无不动容,感怀于这段跨越生死的感人爱情。 面对妻子的离世,钱理群强忍悲痛,以坦然的心态接受了这个事实。他深知,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回想当年在贵州安顺相遇、相爱的岁月,两人曾许下白头偕老的诺言。而如今,尽管阴阳两隔,但心灵始终契合。正如钱理群所言,崔可忻的歌声永远萦绕在他的心间,她的灵魂也从未远去。 崔可忻用生命最后的四个决定,展现了她高尚睿智的品格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她以超凡脱俗的勇气面对死亡,用最美好的方式告别尘世,将有限的生命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睿智与豁达,源于她与钱理群之间跨越半个世纪的深厚感情。 钱崔二人的爱情,经过岁月的洗礼,早已超越了世俗的界限。他们的故事昭示世人,真挚的感情能穿越时空,战胜生死;而心灵的相通、精神的契合,才是支撑这份感情永恒长存的基石。在彼此的心中,对方永远都是最亲密、最了解自己的那个人。这,就是平凡而伟大的爱情最好的注脚。
没化疗,生命多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