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华结束,美盟友拒绝对中国加税,不到24小时,德国也挺身而出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

地元历史档案 2024-09-12 18:08:45

访华结束,美盟友拒绝对中国加税,不到24小时,德国也挺身而出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华归来,立即呼吁欧盟重新考虑对华电动车加税,德国总理朔尔茨迅速响应。与此同时,挪威首相斯特勒在上海表态不会单方面制裁中国电动车。这一系列事件使欧盟内部分歧公开化,引发了人们对欧盟贸易政策的热议。 9月11日,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结束了对中国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访问期间,桑切斯不仅与中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还参观了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中心。这次访问给桑切斯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   回国途中,桑切斯在昆山接受媒体采访时,出人意料地呼吁欧盟重新考虑对华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决定。他表示:"我们不应该通过设置贸易壁垒来保护自己的产业,而应该通过提高竞争力来应对挑战。"桑切斯还透露,他欢迎中国企业能去西班牙投资。   桑切斯的表态在欧洲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作为欧盟第四大经济体的领导人,他的观点无疑具有相当的分量。更令人惊讶的是,仅仅不到24小时后,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也加入了反对阵营。   2023年,当时欧盟首次提出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计划。这一计划在2024年8月20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份草案,详细列出了对不同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拟征税率。 这些税率从9%到36.3%不等,涵盖了包括比亚迪、吉利、上汽集团在内的多家中国企业,甚至连美国的特斯拉也未能幸免。   面对这一可能严重影响其汽车出口的决定,中国政府迅速做出了回应。9月9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飞亲自前往布鲁塞尔,与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总司长韦恩德进行了会谈。这次会谈的主要目的是表达中国希望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双方经贸摩擦的诚意。   紧接着,中国商务部于次日发表了一份正式声明。声明中明确指出,中方不认同也不接受欧盟的最终裁决披露。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并未采取对抗性的态度,而是表示愿意继续与欧方合作,寻求一个既符合双方利益又不违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解决方案。这种既坚定立场又保持开放态度的外交策略,显示了中国在处理国际贸易争端时的灵活性和智慧。     在中国积极找寻交流对话的渠道的同时,欧洲内部也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德国总理朔尔茨公开呼吁欧盟放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计划,作为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和汽车制造强国,德国的立场无疑将对欧盟委员会的最终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斯特芬·黑贝施特赖特随后也表示欢迎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的类似举动,这进一步印证了德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德国的这一态度转变,可能源于其汽车产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以及对可能引发的贸易报复措施的担忧。   有趣的是,这种反对加征关税的声音并不仅限于欧盟内部。挪威首相约纳斯·加尔·斯特勒在9月11日于上海出席活动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他强调,挪威电动车新车销售占比高达94%,并明确表示挪威不会单方面对中国电动车实施制裁。虽然挪威不是欧盟成员国,但作为欧洲经济区的重要一员,其立场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许多欧盟成员国认为,这种保护主义做法不仅无法真正提升欧洲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反而可能损害欧洲消费者的利益,并引发贸易伙伴的报复。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内部将于下个月就是否继续对华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进行最终表决。根据欧盟的规则,如果占欧盟人口65%的15个成员国投票反对,该措施将被搁置。西班牙和德国作为欧盟重要经济体和汽车制造大国的反对立场,无疑将对最终投票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那么,为什么西班牙、德国和挪威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表态?分析认为,这反映了许多欧盟成员国的真实立场。这些国家认识到,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维护开放的贸易环境对欧洲经济的复苏至关重要。 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中国市场对欧洲汽车产业的重要性,不愿意因为短期的保护主义措施而失去长期的发展机遇。   此外,一些观点认为,欧盟委员会高层似乎无视广大成员国的根本利益,对欧洲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反对声置之不理。这种做法不仅可能损害欧盟的内部团结,还可能让欧洲经济形势变得更加混乱。   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在于,一些欧洲国家开始意识到,盲目跟随美国的遏华政策并不符合欧洲的长远利益。事实上,中欧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地缘政治冲突,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 参考资料: 德国政府:西班牙首相反对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我们认同——观察者网2024-09-12 08:04 外媒:西班牙首相称欧盟应重新考虑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问题,德国政府表态支持——环球网2024-09-12 11:29

0 阅读: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