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老,您看吧!我是唱戏的,不怕看!"1952年,老画家齐白石都要90岁高龄了,却对25岁的京剧演员新凤霞一见倾心!有天,他把新凤霞拉到卧室,指着个大柜子神秘兮兮地说:“丫头,这里面全是钱,你想拿多少拿多少!”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深圳市书法院 2021年09月20日 关于“从88岁齐白石收25岁新凤霞做干女儿和女弟子窥探画家的真性情”的报道) 可新凤霞压根儿没那意思,她礼貌地婉拒了老人家的好意,弄得齐白石挺尴尬,这事后来被传开了,大家都说新凤霞眼光高,不为钱所动。 其实她就是单纯不想占老艺术家的便宜罢了,这段小插曲,倒是挺能说明那时候艺术圈里的种种趣事。 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北京,这场令人回味的相遇让两位艺术家的生命轨迹奇妙地交织在了一起。 二人跨越了年龄与艺术领域的鸿沟,结下了深厚的"父女"之缘,这段不寻常的情谊,不仅丰富了两人的艺术人生,更成为那个时代一段令人动容的佳话。 可是两人要说没啥关系,是怎么认识的呢?那是1952年8月的一个秋日,在吴祖光和新凤霞夫妇举办的"敬老"宴会上,齐白石初次见到新凤霞。 目光瞬间就被这位穿着紫色旗袍、楚楚动人的年轻女演员深深吸引,齐白石那专注的凝视让新凤霞脸颊泛起红晕,场面一度有些尴尬。 然而,新凤霞的豁达和机智化解了这份窘迫,我们开篇提到的那一句话,不禁让在场众人哄堂大笑,也让齐白石对这位年轻人产生了好感。 就在这次偶然的相遇中,在朋友们的提议和齐白石的欣然同意下,新凤霞成为了齐白石的干女儿。 这个决定虽然看似仓促,却开启了两位艺术家之间长达数年的深厚情谊,齐白石欣喜若狂,从那天起,新凤霞经常登门拜访齐白石。 每次相见,齐白石都表现出对这个"干女儿"的喜爱之情,他会亲自打开珍藏已久的点心盒子,虽然里面的点心可能已经不太新鲜,但这份真挚的心意却令人动容。 齐白石还会慷慨地赠予新凤霞自己的画作,有时甚至当场为她添枝加叶,使得这些礼物更显珍贵。 齐白石对新凤霞的关爱,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慷慨,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的关怀和指导,在齐白石看来,无论是绘画还是戏曲表演,本质上都是在表现自我,都需要骨气、勇气和正义感。 这些教诲对新凤霞的艺术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将所学运用到评剧表演中,使得她的艺术不断升华。 齐白石对新凤霞的喜爱,也体现在他对她演出的关注上,每次看新凤霞演出,他都坚持要到后台看她上装和卸装。 有一次,看完新凤霞饰演的《祥林嫂》后,齐白石甚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把帽子都哭丢了,这份真挚的情感,让新凤霞深受感动,也让她更加珍惜这段难得的师徒情谊。 可是齐白石晚年性格古怪,有时会因为一些小事发脾气,比如,在他为认干女儿而设的宴席上,得知吴祖光已经付过账,他就大为不悦,坚持要再办一次"补请"。 这些小插曲虽然有时令人啼笑皆非,但也恰恰体现了齐白石性格中率真、执着的一面。 有这么一位大艺术家在身旁,她的作品虽然缺乏专业训练的基本功,但却充满了源自舞台的热情和色彩。 齐白石对此赞赏有加,认为新凤霞有"艺术家的气魄",这种鼓励无疑给了新凤霞极大的信心和动力。 1957年9月,齐白石溘然长逝,新凤霞因特殊原因未能亲自送别,尽管如此,这段师徒情谊在新凤霞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她在此后的艺术生涯中不断实践和发扬“父亲”的指导,回顾齐白石与新凤霞的这段情谊,我们看到的了两个时代、两种艺术形式的交汇。 也更是一段跨越年龄、身份界限的真挚情感,齐白石晚年对美和艺术的执着追求,在新凤霞身上找到了新的寄托。 而新凤霞则通过这段难得的师徒之缘,拓展了自己的艺术视野,丰富了表演生涯,这段故事折射出的,是艺术家们对美的共同追求,是老一辈艺术家对后辈的谆谆教诲。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齐白石与新凤霞的情谊犹如一股清流,为中国文化艺术界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深刻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