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陕西一名中学生在回家路上捡到一块“黑炭”,主动上交国家后,专家看走了眼,随意将黑炭放在了一个角落,谁料十年后,一位老专家不经意间发现此物,激动万分道:“这可是无价之宝,全世界就只有一个!” 一块黑炭,究竟是怎么变成一块无价之宝的,这期间又发生了什么? 1981年,陕西的一名中学生贾青放学后和几个同学一起回家,在路上,他们几个孩子调皮的拿着石头往水里扔。 扔着扔着,贾青突然看到了一块类似于黑炭的东西。当时他还问身边的几个朋友:“你们看看这块黑乎乎的东西,看着像炭又不像炭,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他们又没见过,哪能说出这是什么:“贾青,这就是一块没用的石头罢了,你扔了吧?”其他的人听了之后也点了点头。 但不知道为什么,贾青就觉得这块石头看起来不一样,他兴致勃勃的把这块黑炭捡回家了。回到家时,母亲还问他:“你回家拿一块黑炭做什么,扔了吧。” 看到贾青不愿意扔的时候,母亲甚至还想上前帮他扔掉,还是他劝住了母亲:“妈,我就是拿着玩,等我玩两天我就扔了。” 母亲瞪了他一眼就走了,看到母亲走之后,贾青就拿着手里的这块黑炭出门玩了。在外玩的时候,有邻居看到他手里拿的东西,还拿着看了看,看完之后,还调侃的说:“这该不会是你捡的文物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贾青把邻居的这话记在了心里,但他又不确定这真的是一块文物。于是他就拿着这块黑炭去了学校给老师看,但老师也很懵:“我是老师,不懂文物鉴赏,我也看不出来门道。” 贾青觉得,反正这块黑炭在自己手里也没有什么价值,如果是文物正好上交给国家了,于是他就拿着这块石头去了相关部门,把自己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捡到的这块黑炭,告诉了相关工作人员,想让他们好好查查。 按理说在路上能够捡到文物的几率并不高,工作人员也不相信,一个初中生手里拿的这个小玩意,会是什么文物。 工作人员虽然看过了很多文物,也研究过很多文物,他们对这块黑炭也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什么也没发现。 有工作人员觉得:“这块黑炭上没有什么特别的纹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文字,更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即使他是个文物,也没有多少价值。” 其他人听了,也是纷纷点了点头。不过,他们并没有把这块黑炭扔了,而是随意将黑炭放在了一个角落,放在角落之后,似乎就被人遗忘了。 十年的时间里他们似乎已经忘了,这里还有一块黑炭,不过大家并不在意,毕竟他们每天接手的文物实在是太多了。 谁知道10年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文物界知名的专家杨教授偶然间来到了这里。他在观赏文物的时候,偶然间注意到了角落里似乎有什么东西。 他把手里的东西放下之后,就凑近上前观看了眼前的那一块小小的东西。最开始看的时候,他眼神里充满了纳闷,不过越看他眼睛瞪得越大。 随后他激动万分的叫来了身边人:“这可是无价之宝,全世界就只有一个!”其他人听了都非常纳闷,这个东西在这里也摆放10年了,都没有人在意,怎么可能是无价之宝。 在这里工作了很长时间的工作人员还说:“这之前就是一块黑炭,和文物扯不上关系吧。”他们之前也对这块黑炭研究过,但始终没有什么发现。 杨教授一听脸都黑了:“你们真是不识货,这是独孤信的印章。”听到独孤信这三个字,在场人员的脸色就变了。 要知道,如果这真的是他的印章,这绝对算得上是宝物。为了确定这究竟是不是独孤信的印章,他们又对这块所谓的黑炭进行了清理。 而清理之后他们惊呆了,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并不是一块黑炭,而是真的一枚印章,他们忽略了这枚印章忽略了10年。 一想到他们10年都没有发现这个宝物,他们就后悔的不得了。不过,好在杨教授慧眼识珠,发现了这个宝物。 而这次的事件同样给大家提了一个醒,做文物研究一定不能大意。有时候,一个看起来越不起眼的东西,说不定就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帽子歪歪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