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死后灵魂,为何去了封神台,而不是去找元始天尊呢? 云里去风里来,带着一身尘

近视眼阅人无数 2024-09-15 15:01:29

姜子牙死后灵魂,为何去了封神台,而不是去找元始天尊呢? 云里去风里来,带着一身尘埃的闻太师率三十万大军征讨西岐,结果打死也没想到初次交锋竟落了个溃不成军,是心也伤情也冷泪也洒。之后,经徒弟吉立的提醒从东海金鳌岛请来十天君相助,摆下了诛仙灭神的十绝阵。其中有一阵叫落魄阵,设计者为十天君的姚宾,在阐教未破阵之前本着擒贼先擒王的军事理论,施左道之术欲取姜子牙性命。 内有姚天君曰:“列位道兄,据贫道论起来,西岐城不过弹丸之地,姜子牙不过浅行之夫,怎经得十绝阵起!只小弟略施小术,把姜子牙处死,军中无主,西岐自然瓦解。常言‘蛇无头而不行,军无主而自乱。’又何必区区与之较胜负哉?” 姚天君在落魂阵中筑土台设香案,台上扎一草人写姜尚名号,草人头点三盏灯名为催魂灯,脚下点七盏灯名为促魄灯。披发仗剑在台前念咒,一日拜三次连拜了三四日,便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二十日后死在相府,杨戬含泪武王闻之痛哭流涕。 玉虚宫元始天尊签发调令,让姜子牙下山辅佐武王主持封神,整个过程需打败三十六路兵马,个人则会经历七死三灾,遇到金鳌岛姚天君是第二死,只有在这一次魂魄去了封神台。其余遭九龙岛王魔、峨眉山赵公明、丘鸣山火灵圣母等,打死后都被师兄们出手救活。 单言子牙一魂一魄,飘飘荡荡杳杳冥冥竟往封神台来。时有清福神迎迓,见子牙是魂魄,清福神柏鉴知道天意,忙将子牙魂魄轻轻的推出封神台来。 ——《封神演义》·四十三回 从原著中可以看出,被姚天君左道旁门弄死的姜子牙的确去了封神台,不过被看守封神台的柏鉴推了出去。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姜子牙死后魂魄为何去了封神台? 一、姜子牙是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 青龙关守将张桂芳奉闻太师之命,打响了征讨西岐的第一枪。以呼名落马的法术接擒拿黄飞虎、周记等人,尽管帐前有莲花之身的哪吒抵挡,但恐朝歌后续再派援兵,谨慎的姜子牙土遁上了昆仑山。元始天尊命南极仙翁取出封神榜,嘱咐姜子牙回岐山建造封神台完结一生之事。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有一定的使命,对于姜子牙来说就是伐纣与封神,这是他的宿命更是他的责任。姜子牙下山时已是古稀之年,有道是人生不满百,余下的时间本就所剩无几,却肩负着事关全局的重任。 而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出师未捷身先死”,姜子牙遭姚天君的左道暗算,虽然死了却并没有忘记责任与使命。《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姜子牙是一个有信念有责任且忠心不改的人,也说明元始天尊选对了人。陆游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姜子牙也是如此自己任务未完不幸撒手人寰,魂魄去封神台也许是想拜托柏鉴若他日封神大业成功,到时候记得告知一声。 二、姜子牙魂魄去封神台还是想着被封神。 当初下山姜子牙便颇为不情愿,对元始天尊哀求的说:“自己是真心出家,情愿在山苦修行不贪恋红尘富贵,望老爷大发慈悲收回成命。”十年后途径东海的一座海岛时,也想着何时怎能了却红尘,团瓢静坐朗诵黄庭才是吾心之愿。说明姜子牙想修行得道,这是他人生最大的愿景。而封神台恰恰又是个封神的地方,对于资历浅薄的姜子牙来说,无疑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不过元始天尊曾对姜子牙说过:“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享受人间之福。”这句话是个致命的打击,红尘富贵非姜子牙所愿,做神仙才是强烈的渴望。因此,虽然元始天尊已做出结论,但姜子牙成道的念头从未更改,所以,死后还是去了封神台,其修行的决心不可谓不诚,意志不可谓不坚。魂魄去封神台是姜子牙对实现自己理想的最后一次冲刺,也是对元始天尊结论的验证。 做人,尽力就好,做事,尽心就行。 当魂魄被柏鉴推出的一刹那,姜子牙明白了师父的结论是对的,自己果真与神仙无缘。不过,他尽力了也尽心了也没什么遗憾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可以安然的离去了。 再看第二个问题,姜子牙为何没有去找元始天尊? 但子牙原是有根行的人,一心不忘昆仑,那魂魄出了封神台,随风飘飘荡荡,如絮飞腾,径至昆仑山来。 ——《封神演义》·四十四回 按原著交代姜子牙的魂魄被柏鉴推出封神台后上了昆仑山,去昆仑山干什么呢?是去看风景吗?当然不是,而是去见师父元始天尊。上面提到姜子牙在修行的路上可谓尽了自己最大努力,虽说四十年道行微不值一提,但求道之心至死不渝。魂魄不能进封神台封神,除了无奈的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外,姜子牙心里应该也有那么一丝不甘,正是带着这个不甘心从封神台出来去了昆仑山。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面见元始天尊,希望看在一片赤诚之心的份上能得到师父的眷顾。 俗话说得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句话用来形容姜子牙再合适不过了,进封神台被推了出去,上昆仑山又被南极仙翁截胡。希望与幻想全都化为泡影,看来是真的与神仙无缘了。

0 阅读: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