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鲁迅与许广平的儿子周海婴出生,鲁迅母亲高兴坏了,然而鲁迅的妻子朱安却彻底绝望,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1929年的一天,朱安收到了一封来自上海的信,得知鲁迅与许广平的儿子周海婴出生的消息。朱安手拿信笺,呆坐许久,眼泪簌簌而下。 时间倒回到1906年,鲁迅在日本求学,突然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火速赶回绍兴。然而回家后却发现母亲身体无恙,家中正张灯结彩,原来是母亲欺骗他回来与朱安完婚。鲁迅无奈,但念在母亲年事已高,只好敷衍了事,匆匆完婚。 洞房花烛夜,鲁迅与朱安第一次见面。两人聊了几句,鲁迅发现朱安没念过书,思想传统,而自己在日本接受的是新式教育,两人的价值观存在巨大鸿沟。鲁迅索性埋头看书,朱安则手足无措地坐在床边。这尴尬的一幕,成为他们婚姻的缩影。 婚后,鲁迅对朱安冷淡至极。即便是工作调动,举家迁往北京,夫妻俩朝夕相处,鲁迅也极少与朱安交谈。有一次,朱安看到鲁迅在欣赏邻居家姐妹练体操,便也去学,希望讨得鲁迅欢心。谁知她动作僵硬滑稽,鲁迅见状立刻沉下脸走开了。 朱安虽然失落,但并未气馁。她尽心尽力地持家,悉心照料婆婆,以为时间长了,鲁迅总会被自己的贤惠打动。然而,婆婆却常因鲁迅的冷落而迁怒于她,让朱安更加无助。她渴望得到丈夫的爱,却只换来婆婆的嫌弃。 转眼到了1929年,朱安听闻鲁迅与许广平相恋,并生下一子周海婴,顿时心如刀绞。曾经她以为自己是鲁迅名正言顺的妻子,如今却沦为了一个空有虚名的"原配"。鲁迅母亲见她神情恍惚,还责怪她不该介怀,孩子总归是鲁迅的骨肉,将来还是要孝敬她这个长辈。 朱安苦笑,她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她付出了半生的真心,却从未得到过丈夫的爱,如今又怎能强颜欢笑,去迎接这个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孩子?然而,她到底是个善良宽厚的人,慢慢地也就想开了。 朱安在鲁迅家这些年,尽管内心苦楚,却从未怨天尤人。她始终相信,自己对这个家的付出,终有一天会被丈夫看在眼里。然而直到1929年,她才醒悟,原来自己不过是鲁迅人生中的一个过客,一段无奈的牵绊。她的悲哀,又何止是得知周海婴出生的那一刻呢? 朱安的悲剧,归根结底源于时代的局限和封建思想的桎梏。她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大家庭,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五岁那年,朱安开始缠足,母亲告诉她,这是女孩子的必经之路,是长大后嫁入好人家的通行证。 朱安十八岁时,家里给她订了亲。对象是鲁迅,一个在绍兴有名的才子。尽管两人素未谋面,但长辈们都说,鲁家是书香门第,能嫁过去是朱安的福气。朱安虽然有些忐忑,但也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 谁知订婚五年,鲁迅却一直在国外求学,对这门亲事似乎并不上心。在他们看来,女孩子念书是违背祖宗的,放足更是大逆不道。朱安从小养成的温顺性格,注定了她无法反抗家人的意愿。 等到鲁迅被母亲骗回国完婚,朱安已经二十八岁了。她本以为,丈夫会给自己一个机会,哪怕是从零开始,两个人慢慢培养感情。可当鲁迅掀开盖头的那一刻,她从他的眼神中读出了失望和无奈。 新婚之夜,鲁迅只跟朱安说了几句话,便独自看书到天明。她隐约意识到,自己和鲁迅之间,或许永远都无法跨越时代和思想的鸿沟。 婚后的日子,朱安用自己的方式讨好丈夫,学缝纫、做饭,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然而这一切在鲁迅眼里,不过是封建社会下妇女的标配罢了。朱安不识字,缠着小脚,做事有时还很滑稽,更让鲁迅无法苟同。 鲁迅曾对朋友感慨,妻子是母亲给自己的一件礼物,他无法产生爱情,只能像供奉礼物一样供养她。这句话,道出了他内心的无奈。在他看来,教养出朱安这样的女性,恰恰是旧社会的悲哀。 可惜的是,朱安虽然通过鲁迅隐约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力量,但终究无法冲破几十年来根深蒂固的观念。她还是我行我素,固守着自己在封建家庭学到的为人处世之道。久而久之,她和鲁迅的距离越来越远。 直到去世,朱安都没能见到周海婴一面,没能在鲁迅身边安息。她的一生,都是在重重阻碍下徒劳地追逐爱情。然而,当家人的偏见,社会的桎梏,将两个人隔开了几十年光阴,再多的努力也只是南辕北辙。 两人的隔阂,折射出思想的碰撞与时代的更迭。朱安虽然落后了一步,但也并非咎由自取。她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随着时代的巨浪起起伏伏,最终湮没在无尽的苍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