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5岁的肖飞放弃读博,成为一名普通研究员。5年过去了,团队在“船舰动

九州兔吹不散 2024-09-16 11:38:27

2002年,25岁的肖飞放弃读博,成为一名普通研究员。5年过去了,团队在“船舰动力系统”项目上,始终没有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没想到,他突然灵光一闪,顺利造就"中国电芯”,从此,中国舰船领先世界,为国家每年省下10个亿! 1977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肖飞的生活,他家并不富裕,但父母总会尽力满足他对军事模型的热爱。 肖飞最喜欢看那些有关飞机、军舰的纪录片,总是盯着电视发呆。 他常常对着父母嚷嚷:“我长大要造世界上最强的军舰!”父母笑笑,拍拍他的小脑袋:“好啊,你可得好好学习才行。” 然而,这一“童言”却深深刻进了肖飞心里。上了高中,肖飞的梦想从未动摇,他埋头苦读,只为了有朝一日,能进入他梦寐以求的海军工程大学。 大学毕业后,肖飞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继续读博士,还是加入马伟明教授带领的科研小组。 读博意味着更高的学历和更广阔的前景,而加入科研小组则意味着从零开始,可能数年都难以出头。 那天晚上,肖飞坐在宿舍阳台上,盯着手中的录取通知书发呆。好友看出了他的犹豫:“你真打算放弃读博?科研可是苦差事,搞不好几年后你就后悔了。” 肖飞抬头望着夜空,咬了咬牙:“搞科研我就不怕苦,国防建设需要我,我不能辜负自己的理想。” 第二天,肖飞把录取通知书小心翼翼地收进了抽屉,转身走进了科研小组的大门,从此,他开始了一段与书本截然不同的“苦旅”。 科研小组里,人人都是大牛,肖飞感到自己就像个小学生。“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连一些基础的电力系统原理都摸不透,搞得我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路。”肖飞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时,苦笑了一下。 刚入组不久,团队就接到了攻克“船舰电力推进系统”的任务,几乎没人有现成的经验,大家只能一边摸索,一边学习。 肖飞的压力一下子扑面而来,他跟团队一起埋头钻研,从零开始翻阅大量资料,白天在实验室干活,晚上在宿舍继续画图、计算,几乎天天工作到凌晨。 “有段时间,真的撑不住了。”他打趣地说,“那会儿别说什么睡觉了,连吃饭的时间都没,啃几口面包就回到实验室。” 就是这种拼命的劲头,让他慢慢从一个“科研小白”成长为团队的骨干。 一次次失败后,他却更加坚定了:“我一定要搞出个结果来,不能让国家的军舰再受制于人!” 科研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转眼到了2017年,肖飞和团队已经在“船舰动力系统”的项目上奋战了五年,始终没有突破关键的技术瓶颈。 那段时间,整个团队都陷入了低谷,大家脸上都是疲惫和失望。 一天夜里,肖飞偶然翻看了一本国外的专业期刊,灵光一闪,他赶紧把书拍在桌上:“不对,咱们是不是走进了一个误区?”他立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马伟明教授。 教授一听,拍着桌子说:“肖飞,你脑子转得够快!这个方向有戏!” 一语惊醒梦中人,团队重新调整思路,朝着新方向发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肖飞所在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压直流全电力推进系统”,彻底解决了我国在船舶动力领域,长期依赖外国技术的难题。 这不仅让中国 军舰实现了真正的独 立自主,还为国家每年节省下10亿巨资。 2018年,这项突破性成果震 惊世界,肖飞和他的团队被授予一等功勋章。他站在台上,虽然内心激动,却只是微微一笑。 功成名就之后,很多人选择休息、享受,但肖飞没有停下。他常说:“科研这东西,你永远不能觉得自己够了,因为永远会有新的问题等着你去解决。” 今天的肖飞,依然穿梭在实验室和会议室之间,为国家的军事科技,继续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他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的缩影——他们不为名利,只为心中的理想而奋斗,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今天强大的中国。 让我们向他和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0 阅读:15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