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不靠勇于改革——解码办好高等教育的“兰大方案”

新华社 2024-09-17 08:35:51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9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不等不靠 勇于改革——解码办好高等教育的“兰大方案”》的报道。

扎根西北,独树一帜;薪火相传,育英无数。

坐落在黄河之滨的兰州大学,拥有115年办学历史,虽地处西北,但始终与时代相连、与家国共进,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不等不靠、勇于改革,秉持“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聚焦“国之大者”,彰显西部特色,努力蹚出在欠发达地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之路,形成了独特的“兰大方案”,谱写了中国大学与民族同命运、与时代同进步的壮丽篇章。

薪火相传 改革中集聚发展能量

1909年,甘肃法政学堂建立,即兰大前身。文献记载,兰大及其前身曾是“甘肃省之最高学府,亦开封以西、塔城以东之最高学府”。

1946年,知名教育家辛树帜以“不可为之日而为之”的精神,“再造”了拥有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医学院和兽医学院的国立兰州大学,使兰大从一所地方性院校转变为扎根西部、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大学,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承担起建设西北、振兴祖国的历史使命。

兰大偏居西部,信息相对闭塞,经济相对落后,却云集了一批来自海内外的名师贤才。他们坚贞不渝地怀抱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之追求,决心以实际行动改写西部乃至祖国的贫瘠面貌。

植物细胞生物学家郑国锠就是兰大生物学科的开拓者。1951年完成美国学业后,他抱定“科学救国”的信念,在众多高校中选择了当时条件十分艰苦的兰大,从此在这里教书育人61年。他曾说:“如果要求条件好,留在美国就好了,回来就是想为新中国做点什么事,兰州应该是需要人的地方。”

郑国锠和师生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为我国植物细胞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打下的基础助力兰大生物学直至今日仍在我国生物学科中占有重要一席。

彼时,像郑国锠一样,大批教育工作者从全国各地赶来,扎根兰大,立足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状,正视困难而又攻坚克难,促成了诸多“兰大现象”的产生,也使兰大逐步发展为全国高等教育布局中的一所关键性、战略性高校。

1955年,出于培养“两弹一星”工程人才的需要,兰大率先在全国建成了核学专业,此后几十年,为国家输送了大量核专业技术人才,在我国最艰苦的地方撑起了一片天。

地理与地貌学家李吉均将梳理中国地理地貌的“前世今生”作为毕生事业,他培养的百余名弟子中,有不少已成长为国内重点科研院校学科带头人和知名学者。他和秦大河院士、效存德教授师生三代先后勇闯地球“三极”的故事,至今是科教界广为流传的学术佳话。

从立志“营养救国”到推动中国草业科学发展,我国草业科学创始人任继周院士创建了全国第一个高山草原定位试验站、第一个草原系、第一个草原本科专业统一教学计划,使西北草学研究走在世界前列。人生路上,他本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但他把一辈子留在了兰大,献给了中国草业科学事业。

我国集水农业创始人赵松岭教授面对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长期的生态系统退化和群众生活困难,和团队一道研发了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提出了集水农业理论体系,惠及百姓,造福百姓。

百余年的历程,似大河奔流;百余年的人物,如星光闪耀。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扎根西部、奉献西部,在西部做出了一番事业。”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说,他们的辛勤付出奠定了兰大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他们的家国情怀和坚守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兰大“接班人”。

2004年,还在国外工作的黄建平受邀回到母校兰大任职。他创建了大气科学学院,使曾经不起眼的学科跻身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他带领的团队也成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在美国工作和生活虽然安逸,但长期下去,人就没了动力,而回国有更大平台。”黄建平说,事得其人,人得其事。2021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学校实现了“双向奔赴”。

2016年,在黄建平的努力下,兰大发起“一带一路”气候与环境观测网建设,旨在提高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监测和预警能力,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贡献“兰大智慧”。目前中国段7个站点已全部建成,国外部分站点也已建成。

学府有高楼,名师续弦歌。今年60岁的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许鹏飞学习在兰大,成长于兰大,执教于兰大,将美好的青春奉献给兰大。

许鹏飞说:“原化学系名师荟萃,学术交流非常活跃。一场学术报告不经意间的启发,一位名师的精心点拨,就能改变某位学生的人生,我就是受益人。那时,朱子清先生、刘有成先生、黄文魁先生、陈耀祖先生等前辈搭建的‘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是为兰大化学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插上了翅膀。”

回顾历史,放眼当下,高质量人才集聚是兰大仍然活跃在中国高等教育舞台的“秘笈”。

2020年,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靳志文成为兰大首批“萃英学者”,从事基于金属卤化物的射线探测及成像技术研究。“萃英学者”身份的加持不仅使他获得了校内科研经费,还帮助他组建了学术团队,让他在办公实验空间、研究生招生指标等方面得到优先保障。

“我在兰大备受尊重,深刻体会到爱才是兰大的优良传统。”靳志文说,学校为他的工作和生活都提供了贴心服务,让他可以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2023年12月,他带领的新型半导体辐射探测技术团队在金属卤化物X射线探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2020年,兰大实施了“萃英学者”发展计划,取消学历、职称、奖项等前置条件,重点评价人才立德树人成效、学术创新贡献以及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国民经济建设等方面实际贡献,推行代表作评价和同行专家评价制度,从硬待遇和软保障上齐头并进,通过开通医疗保健“绿色通道”、提供“拎包入住”人才公寓、解决子女入学等措施,支持“萃英学者”。目前,全校45岁以下的青年人才在“萃英学者”中占比53%。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由“萃英学者”领衔承担的重大研究项目,鼓励学科交叉与合作,吸引了更多青年人才的加入,其示范引领作用成效明显。

“获得支持的青年老师收入稳定,有团队、有实验室。”兰大萃英学者、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张强强说,他在入选“萃英学者”后的第二年入选国家人才计划的青年人才项目。

兰大曾因人才流失严重而被外界称之为“最委屈的大学”,深知人才集聚的重要性。近年来,兰大勇于改革,用事业集聚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平台留住人才,构筑个人价值实现与事业发展双向驱动力。

2018年,学校成立生态学创新研究院。这一平台的打造使生态学创新研究院教学科研队伍由几年前的刚刚起步,迅速发展到2022年的23人。2022年,学校正式组建生态学院。目前,该学院集聚了国家级人才14人,教学科研人员81人。

有平台,就有展翅高飞的机会。兰大泛第三极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前沿科学中心、草地微生物研究中心、国家核产业研究院等实体性科研机构和学科交叉平台的成立为众多青年才俊施展才华提供了无限可能。

随着项目和平台的构建,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凸显。兰大党委人才办主任李鹏飞介绍,2020年以来,学校已引进海内外人才520多人,新增院士9人(含双聘),新增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选100人,在站博士后规模由2020年初的190人发展到现在的376人。

薪火相传接力奋斗、科学研究后继有人。拥有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的有志青年,正与兰大一道,同题共答,共创未来。

为国育才 教育教学上聚力发力

人才集聚是高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培养更是高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兰大始终有着较强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对人才培养高度重视。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后,学校结合综合性大学以基础学科和研究见长的办学格局,侧重于培养“在广泛而全面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门课程训练”的优秀专业人才。

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介绍,建校115年来,重视本科教育的优良传统在一代代兰大师生的血脉中传承赓续。1959年,知名教育家江隆基担任校长后,采取了各种措施,如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要求。改革开放以来,这一优良传统深受历任校长重视,成为贯穿本科教学的指导原则。近年来,紧盯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学校始终践行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抱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教学上聚力发力。

多学科碰撞,跨学科教学。这种新颖的培养模式近年来在兰大校园兴起。

2021年秋季学期,跨学科贯通课程项目在筹备了近半年后滚动开课。兰大打破院系壁垒,由两个及以上非相近学科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每年面向全体学生开设100门次左右的跨学科新课程,旨在让不同学科在同一堂课上碰撞,提前培养本科生跨学科思维。

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任桂平副教授团队在“古、今、未来”尺度下,将医学、地质、人体等看起来并不相关的内容结合起来,试图向学生讲述人类对人与自然的理解。

不限制年级、不限制专业,只要学生感兴趣,就可以选学!别出心裁的课程“吸粉”无数。好奇心的驱使让口腔医学院学生王世琪参与了任桂平的课程。王世琪说:“眼界打开了!老师讲的生物矿化机制,纠正了我们以往对肾结石形成过程的错误认识。而且,不同专业的同学在一起上课,会迸发出更多新点子。”

像这样脑洞大开的课程还有很多。哲学社会学院邱德钧教授团队结合哲学、理论物理、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带领新时代青年一起探索“人工智能世界”的未知;公共卫生学院胡晓斌教授团队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视角研究重大公共卫生和健康问题,解决健康医疗领域复杂问题。

“学校用这种方式提前拓展本科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兰大教务处处长郭明宙说。

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是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功,而信仰信念上的筑基铸魂更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初心,这不仅关乎学生个人品德与价值观的塑造,也是高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人才的关键所在。

撕掉刻板的标签,深化思政课内涵,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近年来,兰大创新方法手段,释放课堂活力,从供给侧探索推动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将“非刚需”变成了“真需要”,将“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增强了思政课的思想性和亲和力,提升了大学生思政学习的主动性。

书记校长带头走上讲台,校领导与思政课教师共同备课、研讨;发挥名师大家传帮带作用,培养一批年富力强、成长性好、代表性强的中青年教师,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从中脱颖而出、“走新”又走心的《走近核科学技术》《宇航概论与航天精神》等富含思政元素的课程让学生们拒绝“摸鱼”。

兰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宫长瑞在授课时有独特的风格。“一般由问题引入新内容,再根据回答问题的情况补充提问和延伸讲解,中间穿插数据、案例和故事,层层递进把理论讲通、讲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宫长瑞认为,思政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高高在上,要跟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式的关系。他会把课堂氛围调试到学生们很轻松的状态,让他们能够把耳朵竖起来听课。

课堂教学之外,别开生面、接地气的思政“大课堂”也在学校组织下轮番上演。

兰州解放战役沈家岭战场遗址上,学生们传唱革命歌曲《沈家岭战斗》,了解兰州解放这段悲壮而荣光的历史。激昂的曲调久久回荡在学生们心头。

南泥湾革命旧址上,学生们实地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汪陈湾村的冬小麦测产活动现场,学生们与村民畅谈生产生活,在亲历亲闻中感受乡村振兴赋予的新活力。

在城镇乡村、工厂企业等“社会大课堂”,思政课教师开展基于真实情境的现场教学。

政策方针、国情时政、社会实践等课本上的内容被创新性地带到了“社会大课堂”,吸引着大学生,为他们种下一生的理想与志愿。

“原来思政课这么有魅力。现场的感受完全不一样,课本上的内容被具象化,很真实,我们爱听,听得懂。”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李由说。

兰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文成表示,翻转课堂、情景模拟、现场体验等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形式,在思政课中日渐普遍。“除了这些,学生还上台讲授思政课,从‘我来学’转为‘我来讲’,学生‘动’起来,思政课‘活’起来。”

同时,借助新媒体,青年教师推出了自创符合大学生“口味”的优质视频思政课,深受学生欢迎。

“同学们可以通过数字仿真教学平台,运用VR等技术,体验青年马克思择业、三湾改编、红军长征等历史复原场景。”宫长瑞说。

改革有动力,改革为学生,改革见成效。

严纯华表示,一系列思政育人举措形成了更为广泛、强大的育人合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兰大成为矗立在祖国西部的一所有理想、有抱负和有特质的社会主义大学,培育出大批自觉听从国家需要、“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优秀人才,这与长期以来学校重视思政教育密不可分。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兰大毕业生荣膺两院院士、成为“杰青”的数量名列全国高校前茅;115年来,42万余名各类人才以浓郁的家国情怀、独特的坚守奋斗,书写着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忠诚与奉献。

不等不靠 资源挖掘中发展特色学科

甘肃有以黄土、沙漠、戈壁、高原、冰川等为代表的多样的地貌特征,有干旱、高寒、风沙等生态环境,有以敦煌、古丝绸之路、多民族和谐共生发展等为特征的历史文化积淀,还有光照充足、矿产资源丰富等大自然的馈赠。

兰大人始终相信:在西北办一流大学,一定是富有西北特色、独树一帜的。兰大努力将西北地域特色转化为自然禀赋比较优势,紧密结合区域发展、国家目标、全球视野,逐步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支撑区域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体现价值、塑造品格。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黑方台被称为“中国黄土滑坡博物馆”。在连续11年对黑方台滑坡研究中,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张帆宇提出了基底饱和液化致灾的新观点,发现人工灌溉使黑方台地下水位抬升产生的盐渍化与地面沉降的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黄土滑坡的活动状态。这一成果为西北灌溉地区流动型黄土滑坡临灾预警提供了新的理论认识。

张帆宇介绍,中国近三分之一的地质灾害发生在黄土高原,有效遏制这类灾害十分迫切。他在黄土高原建成了全自动黄土滑坡野外科学观测台网,使其成为北京大学、甘肃省地震局等科研团队的重要研究基地,并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密度电法仪,推动地球物理探测向地球物理观测转变,为多个科研机构提供了设备支撑。

胸怀天下,扎根兰大,扎根西部,一批兰大人将学科建设、基础研究与西部、国家的发展融合在一起,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和西部发展的领军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熊友才团队长期从事旱作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在他们的推动下,田间微集雨技术走向非洲,为那里的粮食安全寻求新出路。这项技术操作简单、投入低廉、劳动力投入低,深受非洲小农户青睐。目前,熊友才团队在肯尼亚已成立8个技术示范点,直接培训超过1500户农户、220名农业技术员。

西部的区域特色倒逼了高效节水农业的研发,而兰大人的努力则帮助更多地区实现了“仓廪实”“衣食足”的梦想。

做出特色,才更有竞争力。核科学在兰大历史悠久。近年来,研究人员的拓展使这门“老学科”焕发新生。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志毅教授团队攻克缪子应用的关键技术,研发出国内首台套可产业化的缪子成像系统,成功实现了对西安城墙的“CT”体检和甘肃一山体的金矿探测实验。

刘志毅介绍,这项技术不仅能精确地对规模较大的文物古迹进行安全的内部探测,助力文物古迹的考古与保护,未来还在冰川科考、滑坡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紧贴区域和国家需求,紧盯国际学术前沿,兰大不断通过学科的整合、交叉和融合,合并老学科,创建新学科,形成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战略。基于兰大地理学、生态学、草学以及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的优势特色,2019年,兰大成立了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研究院,致力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深度参与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土质疏松,暴雨冲刷强烈,水土流失严重。科学认识黄土高原大规模植被建设的水文气候效应是当前的热点科学问题。”兰大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研究院青年研究员田磊介绍,团队开展了黄土高原区域水文气候数值模拟研究,定量评估大规模植被建设对区域气温、降水、水汽传输等影响。

田磊说:“植被固碳效果良好,但大密度的造林及植被建设会造成水资源过度消耗,基于此,我们将从布局、草种树种的选择等方面设计可行的退耕还林(草)方案,为保障黄土高原植被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体现中国特色、国际水平,兰大学科建设特色明显。在聚焦国家战略的同时,兰大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也日益增加,形成了更多新质生产力,以实实在在的成果惠及民生。

兰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祥锴以西北美食浆水为研究对象,分离并提取了益生菌,做出了一系列“浆水+”成果,包括浆水酸奶、浆水啤酒,使其成为高尿酸血症的辅助治疗方法。就在前不久,李祥锴团队又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从浆水中分离出的乳酸杆菌能够抑制小鼠体内结直肠肿瘤的生长,未来有望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我们不能让好的研究成果只停留在实验室,要打造全球领先的针对疾病预防的功能性食品,让研究成果走向市场,进而推动人民健康。”李祥锴说。

和李祥锴一样,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李发弟、药学院教授胡芳弟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也满腔热忱,希望通过接地气的成果,实实在在地改善民生。

李发弟团队率先完成兰大“华羊芯”全面测试及量产工作,历时10余年累计扩繁50余万只,推广生产杂种羊1000多万只,实现我国在绵羊基因组育种领域比肩国际同行的重大突破;胡芳弟团队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助力建设党参标准化种植基地14.56万亩,促进了甘肃党参主产区中药材产业发展。

如今,打造不可替代的学科和科研优势已成为兰大探索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历经115载春秋,无论是风雨飘摇的动荡岁月,还是宁静致远的和平时光,兰大始终深深植根于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之上,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与磨砺中,逐渐探索出服务百姓、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科学途径。

“我们深刻认识到,中西部高校不能‘等靠要’、而是要‘向前冲’,从改革中寻求发展,在奋进中谋求进步。”马小洁说。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