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词词典,发生过的真实故事

泽睿谈文学 2024-09-18 12:27:01
一八八六年二月,坐在父亲膝上的小女孩帮助爸爸把信件里的词汇取出来放在固定的位置,然而“莉莉”这个和妈妈一样名字,代表世界最美花的词汇被丢进了壁炉熊熊的火焰中。伸手去救的女孩摊开手掌,“却发现那个词发黑的碎片已经粘在在我被灼伤的皮肤上”。 《丢失词词典》是澳大利亚作家皮普·威廉姆斯的第一部小说,她把编纂《牛津英语词典》的历史如摩擦神灯一样点亮,“有些东西并不总是像他们看上去的那样”。日本作家三浦紫苑的小说《编舟记》更多着墨年轻人的执着与坚持,“以匠人之心编舟,渡语言之海”,而皮普数次奔赴牛津查阅资料,访问出版人员,把这跨越百年的历史挖掘出来,通过女性的“不在场”去寻找词汇的意义,女性的意义,乃至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中每一个人的内心呼声和为之努力的贡献。 主人公小女孩艾丝玫跟着编纂字典的爸爸生活,她把父亲和助手们丢掉的词汇找自己的好朋友莉兹收藏起来,避免再被火焰吞没。小小的莉兹不知道收藏字条的含义,但她知道自己的劳动这些未来都会了无痕,但针线活一直在,证明自己存在。 女士伊蒂丝为大词典收集整理词语,每周提供词汇和校稿,但在艾丝玫父亲嘴里,“词典编纂师?不是。她是很有学问的女士。” 如果回到现实生活中的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19世纪,英国工业化发展让妇女冲破传统束缚,开始走向社会,借助社会文明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变革。整个19世纪,妇女在政治、法律、经济、家庭等地位不断提高,为20世纪妇女解放奠定了基础。电影《妇女参政论者》描述就是1912年的伦敦,电影里女主角问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女儿将来会过怎样的生活。丈夫回答:“像你一样的生活”。小女孩艾丝玫自己搜集整理丢失词词典,她个人成长过程中无论是性别、名字,包括女孩子的经期等词汇都漂浮在空中,无法被记载,只能被锁在床底下的皮箱里。 从躲在桌下,到拥有一张书桌成为助手帮助父亲编纂词典,这条路小女孩艾丝玫走了12年的光阴,而过程远比手上的伤还要漫长痛苦又曲折。 作者本人有拼字障碍,小时候就与字典为伴。通过阅读小说了解《牛津英语词典》的故事,进而去思考故事中的女人去哪里了?这让她对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来有数不清的女人帮助编纂或寄词汇,包括当时女性小说等文学作品,挖掘她们的人生轨迹,是让现在的人去看到这些勇敢执着的人,她们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是用坚定抗争的力量去发声,去努力让今人听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