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来的脸要钱?”云南,一女子半夜被小偷惊醒,叫醒老公后,老公手拿砍刀防身!最终

阿离言娱乐说 2024-09-18 12:37:31

“哪来的脸要钱?”云南,一女子半夜被小偷惊醒,叫醒老公后,老公手拿砍刀防身!最终在女儿的床底下找到了小偷,可就在男子让妻子报警时,小偷突然从床底钻出,吓得男子拿着砍刀就朝小偷了上去悲剧发生后,小偷竟将男子告上法庭,还要求男子赔偿19万!最终,法院的判决结果令人意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法侵害。当合法权益受到威胁时,法律赋予了我们正当防卫的权利。     然而,在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境下,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界限并非总是泾渭分明。下面两则案例,两种判决,给了我们很多法律上的思考空间。     半夜三更,余志光夫妇被妻子的尖叫声惊醒。“老余,快醒醒,家里进贼了!”赵艾玲颤抖的声音里满是恐惧。       余志光抄起防身刀,和妻子一起搜查房间。当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女儿房间的床底时,余志光愣住了——一双眼睛正瞪视着他!       僵持片刻,藏匿的男子见事迹败露,从床底窜出,拔腿就跑。余志光紧追不舍,挥刀砍向男子的后背和脖颈。所幸并未致命,但仍在男子身上留下数道血痕。       这名惯偷虽然偷盗未遂,却因余志光的“故意伤害”反告到法院,状告余志光,要求赔偿医药费和精神损失费共计19万元。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余志光的行为已经超过了必要限度,构成防卫过当,但考虑到其主观上是为了制止犯罪,且事后积极救助伤者,可以从轻处理,免于刑事处罚。       但在民事赔偿方面,法院判决余志光承担30%的责任,赔偿小偷1.8万元。这个判决,虽然比起小偷原告的诉求已经大大减轻,但仍让余志光难以接受。       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在保护合法财产,制止犯罪,为什么还要承担责任?这个判决,似乎并没有考虑到他作为受害者的感受。       然而,法律的尺度并非总是如我们所愿。在下一个案例中,类似的情形,法院的判决却出人意料。     徐鑫炎万万没想到,两年前的一场追逐战,会让他背上一个“案底”。     那是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徐鑫炎的摩托车被偷。他开车在街上搜寻,终于发现了自己的爱车,而车上正坐着那个偷车贼!       徐鑫炎紧追不舍,呼喊对方停车。不料,小偷非但不停,反而油门踩到底,加速逃窜。情急之下,徐鑫炎一个急转弯,车头撞向摩托车尾部。       摩托车翻倒,小偷受伤。徐鑫炎赶紧下车查看,并打120送其就医。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两年后,这个偷车贼竟然状告他索赔33万元!       一审法院认为,徐鑫炎应对事故负主要责任,判其赔偿11万元。徐鑫炎不服,提起上诉。出乎意料的是,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徐鑫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撤销了原判。       同样是追贼,一个被判防卫过当,一个却被认定正当防卫。法律的天平,似乎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这两个案例的不同判决,反映了正当防卫认定的复杂性。       通过这两个案例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正当防卫权的行使,必须符合一定的法律要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难以在瞬息万变的危急时刻,准确判断什么是必要限度。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凭本能和常识做出反应。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对正当防卫的认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套用教科书上的条文。要充分考虑案发时的客观环境、当事人的主观状态等因素,力求做到法理情相融。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而不是动辄诉诸暴力。     总之,在法治社会,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违法就要承担责任。行使正当防卫权利,也要遵循法律规则,不能僭越底线、肆意妄为。       让我们共同呵护这个来之不易的法治家园。以理性和智慧化解矛盾,以法治和秩序保障权益,让公平正义成为社会的主旋律,让和谐安宁照进每个人的生活。     (信息来源:江西卫视传奇故事2024-06-21——《家里进了小偷,夫妻俩拿着刀找小偷,不料小偷竟藏在女儿的床下!》;人民资讯网——《男子电瓶车被偷 偷车贼竟将失主告上法庭 无理诉求令人愤怒》)

0 阅读:66
阿离言娱乐说

阿离言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