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肯尼亚女孩给中国大使写信:我是郑和水手后裔,想来中国 2004年9月

地元历史档案 2024-09-18 18:09:21

2004年,肯尼亚女孩给中国大使写信:我是郑和水手后裔,想来中国 2004年9月,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收到了一封信。信中,署名为玛娃马卡·沙里夫的女孩,用笨拙的中文写下她的心声。 她自称是郑和水手的后裔,渴望回到那个遥远的东方国度,去亲眼看看她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这封信很快引起了大使郭崇立的注意。     15世纪初,郑和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足迹遍及东南亚、南亚乃至非洲。郑和船队在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曾留下了许多痕迹,尤其是蒙巴萨和拉穆等地,至今仍保留着与中国相关的文化遗存。然而,几百年过去了,这段历史的印记逐渐淡去,除了少数专家的研究外,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古老的联系。     沙里夫的信像一把钥匙,开启了这段被遗忘的历史。在信中,她详细讲述了家族的传说:几百年前,郑和的船队曾在帕泰岛附近海域遇险,部分船只沉没,幸存的中国水手登上了帕泰岛,开始了与当地人共处的生活。 这些水手虽然身处异乡,但他们心系故土,一直试图重返中国。然而,随着明朝后期航海政策的收缩,郑和去世后,中国的远洋航行也随之停止,这些留在非洲的水手再也没有机会回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家乡。     在帕泰岛,中国水手们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赢得了当地人的尊敬。据沙里夫的母亲描述,水手们最初被当地居民所排斥,毕竟这些黄皮肤、黑头发的陌生人显得与众不同。然而,岛上横行多年的巨蟒改变了一切。这条巨蟒让居民们谈之色变,频繁袭击牲畜,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命。     当地人无力对抗这种猛兽,来自中国的水手们发挥了自己的智慧。他们设下陷阱,成功捕杀了巨蟒。这一壮举迅速赢得了当地居民的信任与尊敬,之前的敌意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友好与合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中国水手逐渐融入了当地社会,与非洲女子通婚,繁衍后代。沙里夫的母亲回忆说,尽管几代人过去了,他们家族一直坚持传承中国的文化痕迹。 祖传的青花瓷碗被视为家族最珍贵的遗产,成为他们与中国古老联系的象征。沙里夫的祖辈们一直叮嘱后人,不要忘记他们来自遥远的东方。   在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他亲自前往沙里夫的家乡帕泰岛进行实地调查。那是一个位于蒙巴萨省的小岛,满载着古老的记忆。考察中,他们发现了许多与中国文化相关的遗物,例如沉船遗址和瓷器碎片。这些考古发现成为了沙里夫家族故事的有力佐证。     沙里夫的家族故事并不止步于古老的传说,她本人更是这个传奇故事的现代延续。尽管她的外貌与当地居民相似,但仔细观察,沙里夫和她的母亲有着与众不同的面部特征。她们的皮肤比当地人稍浅,头发也不那么卷曲。这些细微的差异让沙里夫从小就被其他孩子称为“中国女孩”。     1999年,沙里夫小学毕业后,进入了拉穆岛的一所职业中学。在这里,她找到了更多关于中国的书籍,尽管这些书籍大多是英文版,但她依然如饥似渴地阅读,希望能够了解那个遥远的国家。她渴望学习汉语,渴望亲自踏上祖先曾梦寐以求的土地。 然而,沙里夫家境贫寒,要实现这个梦想并不容易。为了赚取学费,她在假期里打工,捡垃圾卖钱,甚至替人做各种体力活。每一分钱对她来说都是通向梦想的阶梯。     机会终于来临。通过村里的一些消息,沙里夫得知蒙巴萨有几位中国商人。经过两年的积蓄,沙里夫终于凑够了去省城的路费。到了蒙巴萨,她找到了一家中餐馆,结识了老板赵汗青。这位中国商人不仅答应教她汉语,还资助了她的学费。     2005年,沙里夫怀着激动的心情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她来到南京,在这里,她见到了郑和船队当年出发的地点。南京的繁华和现代化让她深感震撼,眼前的景象与她从书籍中得知的古老中国截然不同。她感叹中国的快速发展,深深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魅力。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沙里夫开始了为期七年的学习生活。她不仅学会了流利的汉语,还系统学习了中医知识。她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夏瑞馥,这个名字象征着她与中国的深厚联系。七年的学习生活让她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2012年,学成归国的沙里夫回到了肯尼亚。她带着中医的知识回到家乡,开设了一家诊所,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她的回归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续写了中肯友谊的篇章。沙里夫的故事成为中非文化交流的象征,而她所带回的中医技术也成为了两国友好合作的新纽带。   沙里夫的故事承载着历史与现代的交织,600年前郑和的远航让中非的命运有了一次短暂的交汇,而600年后,沙里夫又用她的实际行动重新连接了这段历史。她不仅完成了祖先未竟的心愿,还成为了中非友谊的见证者与传承者。 参考资料: “一带一路” 世界合奏——重走海上丝绸之路——(9)“中国”女孩——新华社2023-12-29

0 阅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