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湾的湾口以刘公岛为界,分东西两个出入口。其中西口较为狭窄,东口海面宽阔。甲午

润后看谈历史 2024-09-18 22:13:07

威海湾的湾口以刘公岛为界,分东西两个出入口。其中西口较为狭窄,东口海面宽阔。甲午战争爆发以后,为了防止日舰偷袭威海湾,丁汝昌在东西两个口子都布置了以水雷、木排、铁链等组成的防材。 其中东口海面除了在靠近南帮炮台的位置留下了一个45米左右的空隙,用于小艇出入外,基本都被封堵,而西口在靠近刘公岛一侧留下了一段宽约600米的海面,作为北洋水师军舰出入威海湾的航道。为了保证航行安全,在航道两侧还特意设置了浮标作为标识。 然而1894年11月14日清晨,从旅顺归来的北洋水师各舰驶入威海湾时,由于海风和航行时产生的波浪影响,靠近刘公岛一侧的浮标偏离了预定位置,导致正驶入威海湾的“镇远”号铁甲舰也随之偏离了航道。 此时恰逢退潮,海底礁石距离海面只有6米左右,而“镇远”满载吃水也有这个深度,因此左舷触礁,舰体受损进水倾斜。丁汝昌急忙命令“镇远”驶往浅水区抽水自救,并急电李鸿章告知此事。此时恰逢日军在花园口登陆进攻旅顺,“镇远”受伤让李鸿章也是格外紧张,命令丁汝昌立刻进行抢修。 这种船底受损的情况,原本需要进入船坞修理,可北洋水师修船的船坞在旅顺,正被日军围攻,受伤的“镇远”显然无法前去,只能让人潜入水下勘察、抢修。时值寒冬,北洋水师的潜水员冒着严寒潜入冰冷的海水,经过反复检查,终于确认“镇远”共有八处擦伤,其中弹药库下三处,帆舱下一处,煤舱、锅炉舱下三处,水力舱下一处。 这种伤情抢修。随后经李鸿章协调,北洋水师从上海聘请了两名外籍潜水工程师赶到威海,和军中潜水员下水修复堵漏。由于天气寒冷风浪又大,经过抢修以后,“镇远”还是有弹药舱、机舱、水力舱下各一处破口没有修复,只能减慢速度在近海航行。 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损失了五艘主力舰,原本就实力大大受损。而“镇远”作为舰队核心的两艘大型铁甲舰之一,其作用更是一般主力舰无法比拟。“镇远”受伤无法再出远海,无疑对此后北洋水师的战略决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