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上海第一医院24岁的毕业生王万青,被分配到了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一个叫

通政录历史 2024-09-20 17:47:52

1968年,上海第一医院24岁的毕业生王万青,被分配到了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一个叫玛曲的小县城。 他在这里为牧民治病几十年,娶了一位藏族姑娘,4个儿女都留在了这片贫苦的土地上。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王万青毕业后写下的志愿申请,也是他发自内心的想法。 上级同意了他的请求,把他分配到落后的甘肃甘南自治州。 王万青是上海人,到了甘南阿万仓乡,留给他就诊的只有两间破旧的土胚房。 他不懂藏语,当地牧民也不看好他,家人朋友都在劝他回来,在上海找个高薪稳定的工作好好生活。 但王万青执意要留下来,条件的艰苦并没有击垮他顽强的意志,藏语不懂,那就学,牧民不信任他,就用行动去证明自己。 第一次出诊是去医治一位被开水烫伤的老人,王万青是骑着马去的,路途很遥远。 也许是因为操作不熟练,他从马上摔了下来,手臂直接脱臼,疼痛感让他没办法站立起来。 好在牧民们都很热情,附近的牧民及时赶来帮助了他,王万青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牧民为自己正了骨,这才让他摆脱了困境。 但王万青没有选择回去,带着伤痛赶往了老人家里,给他打针、开药,治好老人后,他又奔赴下一个发烧需要医治的病人。 有一次,有个牧民突发肚痛,疼痛感让他在地上不断打滚,他的家人们用尽了各种办法也没能治好他,迫不得已,他们才找到了王万青。 王万青经过诊断,发现牧民这是得了阑尾炎,并建议他接受手术治疗。 谁知牧民一听到要手术,顿时就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只不过是肚子疼,根本不需要手术。 好在在王万青的苦口婆心劝说下,牧民才放弃了执念,同意接受手术。 王万青用的手术工具非常简陋,手术台是一张木制办公桌,手术灯是一把手电筒。 整个手术过程几乎都是他独自一人操作,麻醉、去除病变组织、缝合,他忙的满头大汗,却一刻也没敢放松。 手术过后,牧民恢复了健康。王万青没有停下脚步,亲自上诊治疗了众多的牧民,渐渐地,牧民们都被他医术所折服。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王万青始终坚守在守护牧民健康的岗位上。 为了方便后续治疗,王万青收集了牧民们健康状况信息,他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建立了全乡三千余人的门诊病历。 曾经有领导感慨着说道:能这种艰苦的环境,别提什么做贡献了,能留下来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很多来自其他地区的支援干部职工都相继离开了,只有王万青自始自终都选择留在了这里,并给当地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一位藏族姑娘被王万青的精神所感动,深深地爱上了他。 两人在牧民们的祝福下,按照当地的社会习俗,举办了一场让人难以忘怀的婚礼。 1989年,王万青被调到县里当防疫站长,虽然工作轻松,但并不是他想要的。 一年后,他就主动申请离开防疫站,来到了医院成为了医生。 王万青在医院里主持并参与了上千次手术,其中不乏多例高难度手术:颅骨骨折修复、癫痫患者开颅手术、修补保留脾脏等等。 在这些年来,他的朋友们有的成为了知名主治医生,有的出国留学了,有的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商人,唯独王万青还是清贫的状态。 王万青要的并不是功名利禄,他要的是让自己能给社会带来贡献,能帮助祖国发展最艰苦的地方。 王万青把自己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甘南这片土地,病魔在给牧民带来绝望的时候,是王万青挽救了他们。 王万青被当地牧民看作是人间的天使,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价值。 2011年,王万青荣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1 阅读:53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