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红军兵临大渡河,就在毛主席为渡河而忧愁时,一位90多岁的前清秀才赶来

同巍聊历史 2024-09-20 21:17:41

1935年,红军兵临大渡河,就在毛主席为渡河而忧愁时,一位90多岁的前清秀才赶来,“首长停留此地,石达开殷鉴不远也!” 是什么人让他如此惊喜?这件事要从红军刚抵达大渡河时说起。 自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国民党军队对红军队伍围堵阻截已有八个月,部队不断减员,现有的三万人在跋山涉水下,也是疲惫不堪。 一路历经艰险,红军将士们终于抵达了大渡河。 大渡河宽阔险峻,而安顺场则是大渡河上下所有河段中最适合渡河的地点,这也是他们来到此地的原因。 抵达大渡河岸后,毛泽东看过了不远处石达开历史记录的石碑,深知当时他败走的史实,却不承想如今红军也落到这个境地,不禁思绪万千,心情也愈发沉重。 在这里,一着不慎,红军队伍就会在国民党那里落得一个“石达开第二”的结语。 此时毛泽东忧心忡忡,深夜无眠,一边点了一根烟,一边不断思索着破局之计。 不仅是大渡河难渡,如何逃脱国民党的追击包围也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可谓是前有狼后有虎,前后为难的困境。 正当他思索之时,时任政治部主任的李富春推开门,为他带来了一则好消息。 在红军困守安顺场的这段时间,李富春也没有闲着,他主动进入了当地的基层中,和老百姓打好关系,借机打听渡河方法。 没想到,还真有一个人知道内情。 此人名叫宋大顺,是安顺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九十多岁的前清老秀才。 李富春与他交谈后顿时发觉这位老秀才不同于常人, 当年,他可以说是亲眼见证了石达开的悲剧,对渡河一事知之甚多。 毛泽东顿时大喜,当夜就派两位警卫员把这位前清老秀才请来。 两人一见面,毛泽东主动请老人家落座,为他倒上一杯热水,坐在他身边嘘寒问暖。 主席坐在老人身边,注视着老人饱经风霜的侧脸,亲切地向他询问近况。 宋大顺点着头,虽是深夜,他依旧神采奕奕,一一作答,话语不紧不慢,措辞文雅。 毛泽东发现,虽然老人家年纪大了,但是神志清醒,说话也是井井有条,可见李富春看人很准,这个宋大顺,恐怕真的就是解决困境的关键一着。 没几句话,两人就聊到了石达开当年的事情,老人家以诗作答,短短几句就把渡河要点说通。 朝西走,松林河千户阻挡。 往东退,陡坎子百仞高山。 向北进,唐总兵虎踞铜河。 欲南撤,有彝人石雷木蔽天。 毛泽东一边和老人家深入细谈,一边整理思绪。 没一会儿就得到了一个大致的渡河框架,他却话锋一转,笑着问宋大顺安顺场的老百姓对红军的看法。 宋大顺笑笑,毫不犹豫,再次作诗一首: 红军起义,替天行道; 百税厘金,一笔勾销; 贪官污吏,望风而逃; 打尽土豪,百姓欢笑。 说完,他就握住了毛泽东的手,老人家诚恳地建议: “首长勿停留!此地凶险,不宜于大部队周旋,石达开殷鉴不远。” 毛泽东被这位老人家赤诚之心深深打动了,热情地回握住这位人民群众苍老的手,深深地点了点头。 送走老人后,毛泽东立刻召开开会。 坐在破旧的房屋里,众人却丝毫不觉得贫寒,都积极出谋划策,敲定更多的渡河细节。 会中,毛泽东说道: “72年前,翼王没有走通的路,我们一定能够走通。红军队伍里每个战士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天堑大渡河挡不住我们,蒋介石要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美梦是不能变为现实的。” 众人为之撼动,连连点头,顿时感到心中大定。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毛主席在《七律·长征》这样写道。 寥寥几笔,便把当时那场战役的凶险艰难勾勒得淋漓尽致,不知蕴含了多少艰辛与无奈。 谁也想不到,正是这样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老秀才,指引了红军战士们以最微弱的伤亡成功渡过了凶险的大渡河。 历经两个多小时,我军成功打败了守敌,控制了泸定桥,曾经石达开的惨痛教训,最终没有在红军的身上复现。 这也预示了红军的道路将要走得更加长远,更加光明和伟大。 在历史的洪流中,只有民心所向才会所向披靡,当年的红军永远不会是过去的石达开,以史为镜,两者结局不同,也是注定的事情。 #分享我的社交故事#

0 阅读:571
评论列表
  • 2024-09-20 23:48

    老秀才宋大顺、李富春立了大功

  • 2024-09-20 21:42

    天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