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8月,孔祥熙病重,临终前他向妻子宋蔼龄表达了心中的悲哀:“孔家虽

运赛过去 2024-09-20 22:13:51

1967 年 8 月,孔祥熙病重,临终前他向妻子宋蔼龄表达了心中的悲哀:“孔家虽富可敌国,却无后人,钱再多又有何用!”宋蔼龄闻声痛哭。她一生为孔祥熙育有四个孩子,儿女双全本应幸福,可结果却令人唏嘘。 孔宋两家,一个是孔子后裔,一个是北洋名门,都是显赫的家族。孔家自孔子以来,世代簪缨,族中不乏达官贵人。到了民国时期,孔祥熙更是家族中最璀璨夺目的一颗明星。他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成归国后在政坛崭露头角。1933年,孔祥熙出任财政部长,自此掌管国家财经命脉长达12年之久。在他的运筹帷幄下,中国的财政金融业迈上新台阶。孔祥熙本人也凭借精明的理财头脑,令孔家的家业蒸蒸日上,被誉为民国时期的"财神爷"。 而孔祥熙的妻子宋蔼龄,出身同样显赫。宋家是北洋军阀时期叱咤风云的名门望族。宋蔼龄的哥哥宋子文,就曾担任过国民党政府的财政部长。作为宋家的掌上明珠,宋蔼龄自小聪颖过人,接受的是严格的贵族教育。她精通多国语言,熟读四书五经,还是位技艺娴熟的琴棋书画家。1914年,宋蔼龄远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威尔斯利女子学院,潜心研习西方的人文和艺术。正是在这段留洋岁月里,她结识了同在美国求学的孔祥熙。 孔祥熙和宋蔼龄的初次邂逅,是在一次华人学生的聚会上。当时的宋蔼龄,已经是威尔斯利学院的风云人物。她对孔祥熙彬彬有礼的谈吐、渊博的学识印象深刻。而孔祥熙也被宋蔼龄的知性美和独特气质所吸引。两个年轻人很快坠入爱河,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异国恋情。1920年,孔祥熙学成归国,紧接着就迎娶了宋蔼龄,令这段跨洋姻缘尘埃落定。婚后,孔祥熙的事业蒸蒸日上,宋蔼龄也成为众人眼中令孔家增色不少的贤内助。在外,她是孔家的"女主人",举办沙龙,广交各国名流;在内,她是孔祥熙最信任的伴侣,为他排忧解难,处理家中大小事务。 在孔府,宋蔼龄一展她的才华和手腕。她亲自督办孔府上下的事务,井井有条,处处彰显大家风范。宋蔼龄还特别重视子女教育。她亲自教导孩子们国学和英文,让他们从小接受中西方文化的熏陶。在闲暇时,宋蔼龄会带孩子们品茶弹琴,或一起吟诗作画,孔府书香门第的氛围十分浓郁。在这个其乐融融的家庭里,孔祥熙与宋蔼龄的感情也与日俱增。对孔祥熙而言,宋蔼龄既是贤惠能干的妻子,也是难能可贵的知己;而对宋蔼龄来说,孔祥熙既是可敬可亲的丈夫,也是事业上的最佳搭档。在当时,孔宋夫妇可谓是民国社交圈中的一对璧人,不少人都艳羡他们的婚姻生活。而随着儿女的先后降生,这个家庭也变得其乐融融,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孔府的好景不长。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孔祥熙和宋蔼龄渐渐尝到了子女教育失败的苦果。他们对孩子们疼爱有加,物质上供应无度,却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引导。久而久之,孩子们养成了骄纵任性的性格。他们中的一些沾染上了当时上流社会的一些恶习,开始过起了奢靡放纵的生活。孔家上下管教不严,对孩子们几乎是放任自流。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这些孩子渐渐误入歧途。 长女孔令仪的婚姻,成为孔家没落的第一个导火索。她的丈夫是个花花公子,婚后仍然在外面拈花惹草。孔令仪无法忍受,最终选择了离婚。但她自己也没有再婚的打算,这让孔家断了长女这一脉的后代。接下来,长子孔令侃也闹出了丑闻。他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白兰,不顾家人反对,执意要与她在一起。孔令侃最终带着白兰私奔美国,从此再未回国,也没有留下一个后代。 至于孔家的二女儿和三儿子,同样令人失望。他们不思进取,整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孔府家训荡然无存,孔祥熙和宋蔼龄的教诲也成了他们耳边风。眼看着满门子弟一个个堕落,孔宋夫妇痛心不已,却也无可奈何。孔家的其他族人,原本对孔祥熙一家十分仰慕,但看到他的子女如此不成器,也开始议论纷纷。一些长辈甚至当面责怪孔祥熙和宋蔼龄管教无方,令他们脸上无光。 随着时光流逝,昔日的"财神爷"孔祥熙,在政坛渐渐失势。抗战爆发后,他被迫辞去了财政部长一职,家道也每况愈下。而孔家子女不务正业,更让这个家族雪上加霜。那些靠着孔氏招牌招摇撞骗的,甚至给孔家惹上了不少官司。一笔笔巨额家财,或被挥霍一空,或充公国库,眼看就要无人继承了。 对孔祥熙来说,家族的没落带给他的打击尤为沉重。在人生的最后日子里,他饱受病痛折磨,却依然念念不忘家族的前途。孔祥熙时常以悲凉的语气,抒发他对后世无人、无人继承家业的担忧。作为他最亲密的妻子,宋蔼龄感同身受,她深知丈夫为家族殚精竭虑一生,如今却难以瞑目。两人相对无言,心中充满了无奈和遗憾。但面对现实,他们也只能苦笑一声,到死都没能等到孔家重现辉煌的那一天。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