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河北保定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成为了华北战场的重要一环,见证了无数英勇抗敌的壮烈故事。历史老照片
保定,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自元、明、清直至民国,一直是河北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然而,在1937年的全面抗战爆发后,保定也未能幸免于日军的侵略。
从1937年8月开始,中国军队在保定和涿州一线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日军投入了第六师团、第十四师团、第二十师团等精锐部队,沿平汉线及其东西地区南进。
中国军队则主要由宋哲元部二十九军及五十三军等部队组成,在房山、良乡、涿县等地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然而,尽管中国军队英勇抵抗,但由于装备落后、兵力不足,加之日军在火力和空中支援上的绝对优势,保定防线逐渐告急,1937年9月18日,涿县沦陷,日军随后沿平汉线继续南进,对保定城形成了包围之势。
在日军强大的攻势下,保定城垣最终被攻破,守军在与日军进行肉搏战后,被迫从南门撤退,保定城陷入日军之手,照片里,就是攻城后的日本鬼子在街上耀武扬威的情形。
这时候的保定城,曾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沧桑与磨难,随着日军的铁蹄踏入这片土地,曾经的宁静与繁华瞬间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战火与硝烟的洗礼。
照片里,一对姐弟无措的看着前方的镜头,街道上,不再是往日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繁忙的景象,而是变成了一片萧瑟荒凉,爆炸声、枪声此起彼伏后,只剩老百姓们扼腕叹息。
保定的天空,曾被战争的阴霾所笼罩,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和燃料的刺鼻气味,阳光也被厚厚的云层遮挡,使得整个城市显得压抑而沉重,日军的飞机不时地从上空掠过,投下炸弹,摧毁着无辜的生命和建筑。
坐在路边给孩子穿衣裳的母亲,在这场浩劫中,保定城的居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许多人失去了家园和亲人,被迫逃离熟悉的土地,他们在逃难的路上,饥寒交迫,生活艰辛。
欢呼雀跃的日本士兵,当用铁蹄践踏了他国的领土后,这些侵略者只有摒弃良心后的快乐,每一声欢呼背后都隐藏着数万万中国子民的鲜血。
坐在板车上的男人,他的身后是一条平缓的护城河,一座石拱桥立在河上,揭示着它数百年的历史,谁也不清楚,这辆板车将会驶往何处。
街道边的商务印书局,下面还有两个比较模糊的字——“分馆”,在这种地方工作的人,放在那个年代,都能算是文化水平比较高的“知识分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