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一个寡母的4个儿子都在战场上牺牲了,只留下尚在襁褓中的小儿子。但在洞里,她把一团棉花塞进小儿子嘴里,然后用力捂住小儿子的嘴巴,直到把儿子捂死后,她才放松下来。她没有后悔,反而高兴地说:“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会这样做! 1891年,邓玉芬在北京市密云县的一个偏僻村落呱呱坠地。她的童年并不轻松,家境贫寒使她早早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命运似乎对这位女子格外严厉,还未及长大成人,邓玉芬就被安排嫁给了同村的任宗武。 邓玉芬并未被困境击倒。她迅速适应了新的生活。婚后不久,邓玉芬便先后孕育7条生命,为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岁月静好,却被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破。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破了邓玉芬家乡的宁静。 正当百姓陷入绝境之时,八路军的出现犹如黑暗中的一线希望。他们在这片并不太平的土地上,建立起了抗日根据地,为民众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这个艰难的时期,邓玉芬家成了当地支援抗日的典范。她不仅鼓励儿子们参军,还积极动员邻里乡亲共同抗敌。她常常说:"只有赶走日本鬼子,我们才能过上安稳日子。" 然而,战争的阴霾越来越浓重。只有邓玉芬的三个大儿子是不够的,她的四儿子和五儿子也义无反顾地参军入伍。这个普通的农家,就这样将自己的血肉之躯融入到了民族解放的洪流之中。 战争的阴霾笼罩着邓玉芬的家庭,无情地夺走了她最珍视的亲人。先是丈夫和老五惨遭杀害,紧接着老大和老二在激烈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剩下的儿子也死的死,丢的丢。 命运似乎格外青睐这位坚毅的母亲,给她留下了最后的慰藉——她最小的儿子。然而,战争的阴霾并未散去。 轰炸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如同死神的脚步,一步步逼近这片饱经战火蹂躏的土地。 邓玉芬紧紧抱着她的幼子,与其他村民一起跌跌撞撞地冲进简陋的防空洞。洞内昏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汗水的气息。 人们挤在一起,呼吸急促,心跳如雷。每一次轰炸的震动都让洞顶簌簌落下尘土,仿佛随时可能坍塌。 邓玉芬感受到怀中孩子的体温,那是她生命中唯一的温暖。她低头看着孩子熟睡的脸庞,心中涌起一丝宽慰。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就在这时,可能是被震动惊醒,邓玉芬的孩子突然哭闹起来。 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孩子的哭声宛如惊雷,回荡在每个人的耳畔。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了邓玉芬身上,有恐惧,有责备,更多的是无言的恳求。 邓玉芬感到自己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她轻声哄着孩子,用手轻拍着他的背,希望能平息他的哭泣。但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周围的紧张氛围,哭得更加厉害了。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了。邓玉芬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她的丈夫、她的其他儿子们,还有眼前这个哭泣的孩子。她知道,如果让孩子继续哭泣,不仅是她自己,整个防空洞里的人都可能遭遇不测。 邓玉芬的手颤抖着,摸索着找到了一团棉花。那是她平日里用来纺线的,此刻却成了决定生死的关键。她看着孩子哭泣的小脸,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对不起,孩子。"她在心中默默地说,然后轻轻地将棉花塞进了孩子的嘴里。 起初,孩子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异物吓到了,哭声更加剧烈。邓玉芬紧紧抱着孩子,用身体挡住其他人的视线,不让他们看到这令人心碎的一幕。渐渐地,孩子的哭声减弱了,最后完全消失了。 邓玉芬感觉自己的心也随着孩子的沉默而停止了跳动。她不敢低头看,只是机械地抱着孩子,听着外面轰炸的声音渐渐远去。 失去最后一个儿子的邓玉芬,心如刀绞。然而,除却这巨大的痛苦,她并未后悔自己的决定。 邓玉芬深知,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集体利益。这种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她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战争结束后,邓玉芬并未沉浸在过去的悲伤中。相反,她以惊人的毅力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 尽管她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牺牲,但她始终保持低调,拒绝接受任何特殊待遇。直到1970年去世,邓玉芬都在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对后人而言,邓玉芬的故事既是一面镜子,也是一盏明灯。它让我们反思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也启示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应当如何取舍。 参考信源:档案春秋2014-09-10——《邓玉芬:举家抗日的英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