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黄巢杀尽世家门阀,打破阶级垄断。但是我看到五姓七望的具体地址‌。 ‌‌陇西李

黄岩渔樵老叟 2024-09-23 22:50:30

都说黄巢杀尽世家门阀,打破阶级垄断。但是我看到五姓七望的具体地址‌。 ‌‌陇西李氏‌:主要分布在陇西郡(今甘肃省陇西县)。 ‌‌赵郡李氏‌:主要分布在赵郡(今河北省赵县)。 ‌‌博陵崔氏‌:主要分布在博陵郡(今河北省安平县、深州市等地)。 ‌‌清河崔氏‌:主要分布在清河郡(今河北省清河县和山东省武城县等地)。 ‌‌范阳卢氏‌:主要分布在范阳郡(今北京市和保定市一带)。 ‌‌荥阳郑氏‌:主要分布在荥阳郡(今河南省荥阳市)。 ‌‌太原王氏‌:主要分布在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市)。 这些顶级门阀除了一个荥阳郑氏,其他六个根本不在黄巢的活动范围内。陇西李氏远在甘肃,其他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五望全在黄河以北地区。而黄巢的兵锋从来没有染指过黄河以北,黄巢如何能根除这些门阀? 反倒是五姓七望的地盘和唐代特有的藩镇割据势力高度重叠。唐朝的藩镇割据主要发生在河北地区,即当时的河朔地区,包括了范阳(今北京)、成德(今河北正定一带)、魏博(今河北大名一带)、卢龙(今河北北部)等藩镇,尤以河朔三镇的魏博、卢龙、成德三镇最为有名。此外,还有河东节度使,治所位于太原府,今山西省太原市。平卢节度使,横海节度使、河阳三城节度使等也非常出名。 而除去陇西李氏、荥阳郑氏外,赵郡李氏和博陵崔氏都属于成德节度使的地盘,清河崔氏属于魏博节度使的地盘,范阳卢氏属于范阳或者又称卢龙节度使的地盘,太原王氏属于河东节度使的地盘。 这些地方豪强除了在京中的子弟被黄巢起义波及外,实际上地方上的盘根错节的庞大家族基本盘都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就像当年曹操献刀出逃洛阳,首先想着就是回谯国起义军,因为谯国是曹氏老家,曹家夏侯氏都是自己人。同样,袁术做为袁家的嫡子,就火急火燎地回到袁氏郡望汝南老本营招兵买马。所以,每个家族的基本盘都还是在当地,这才是郡望的出处,在地方上本族最为显赫,称霸一方。 为什么黄巢不去铲除这些地方豪强门阀世族呢?因为打不过。真的是打不过,黄巢起义军做为农民起义军本来就战斗力很弱,几乎打不了硬仗,只能处处绕开守卫严密的地区,专门向守卫薄弱的地区发展,这才有了千里转进广州,因为那里守卫最为薄弱。这才有了黄巢为了躲避兵锋,开辟七百里仙霞古道,从浙江逃入福建。黄巢连唐朝地方军都打不过,更不用说骄奢的河北藩镇。要知道中央禁军也无法搞定藩镇牙兵,名将李光弼、郭子仪也奈何不了河朔三镇,何况没有多少战斗力的黄巢起义军。这也是黄巢根本过不了黄河的原因。 所以,综上所述,把门阀士族制度的消亡归功于黄巢有失偏颇,黄巢只是给这个制度消亡踩上了最后一脚。 门阀制度终结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大的破坏力应该是持续百年的藩镇割据。藩镇割据以拳头说话,以军权为主导,兵头们只顾自己的小朝廷,根本不给自认为高人一等锦衣玉食的望族们面子,门阀的庄丁、坞堡的守卫根本抵不住藩镇如狼似虎的职业兵。自然在持续上百年的藩镇割据和随后的五代十国乱世的打击下,再加上紧跟着宋代的科举制度的完善后门阀制度土崩瓦解。 正如上文所述,门阀世家的地盘和藩镇割据地盘是高度重合的。一物降一物,藩镇降门阀。当年的门阀其实也是有自己部曲筑坞建堡自保的小军阀,但是碰到了藩镇割据的大军阀,就还手之力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当年山东豪强们不服李唐统治,明里暗里瞧不起李家,安史之乱时或多或少都有支持河北叛军,终究也反噬了自己。对比李唐文绉绉的讨好这些门阀望族高门大户,想着法子的嫁公主联姻亲近,人家藩镇大老粗们就直接多了,根本不跟你讲名望血统,直接跟你讲拳头,装清高名流的士大夫们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