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爆炸❗️在液态社会里,自我有得选吗❓

刺猬书屋读书汇 2024-09-24 12:30:16
▪️《自我——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 ▫️[英]齐格蒙特·鲍曼vs[爱沙尼亚]瑞恩·罗德 ⚠️ 看这本书应该了解的前情: 🔺 鲍曼(1925-2017)曾任华沙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英国利兹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当今用英文写作的蕞伟大的社会学家”。 🔺 鲍曼的一个著名的理论是“液态现代性”——现代社会最大的特征就是液态化。时间成为衡量智慧和能力大小的最重要因素,人们的思维方式转向零散化,行为方式变为非规则化。 🔺 鲍曼认为:既有的规则和标准正在快速液化;快,成了现代社会的特征,人们的终极追求就是提速。流动使牛马们的工作更加不稳定,内心更加焦虑不安,社会地位不断流动,不确定感不断加深。 🔺 这本书是鲍曼与罗德两人在对话中形成的一份写给当代人的“反虚无”生存指南。2015年出版时,鲍曼已是90岁高龄了,可是他对当代人的困惑、新中产的沦落、网络与AI等等话题的了解可比“90后”们了解得深入多了。 🔺 相较于鲍曼的注重社会环境等宏观背景对人的操纵,罗德似乎更注重人的自我的力量,也更乐观。于是,他们的“交锋”就使这本书信息量爆炸,要么是针对一个点的强观点深入输出,要么是引经据典的知识面疯狂扩张。 🔺 有趣的是,鲍曼有时佐证观点时也想不起是从哪看到的与自己所见略同的话了。比如这段非常刷新三观的论点: 💬 曾有人写过这样的话:当A和B两人交谈时,有六个人参与其中:除了A和B,还有A对B的印象、B对A的印象,以及A对B对A的印象之印象、B对A对B的印象之印象。哎,我忘记这是谁写的了,但很多年前,我就觉得这个观点非常准确中肯。 🔺 仔细想想,的确是这样,这也正是内耗的本质吧。 🔺 他还说过以下让人细思极恐的话: 💬 早在我们努力争取之前,我们的身份就已经被定义。 💬 我们对幸福的渴望是社会灌输给我们的,目的是让我们成为现在这副无可救药的样子:情绪低落、离经叛道、悬悬而望。 💬 长久以来,那些想要“与众不同”的人不得不在连锁店购买衣服。很大程度上,个体性已沦为在不同品牌之间做出选择的问题。品牌(brand)一词很有意思,它的本义是牛身上的烙印,用以区分不同主人的牲畜。现在,穿戴品牌令人自豪,且花费不菲,同时也让穿戴者在同侪面前变得“可读”。

0 阅读: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