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朝鲜五圣山上甘岭。美军士兵挥舞着刺刀,肆意地捅在志愿军的遗体上。在这

凯凯说过 2024-09-25 11:44:20

1952年,朝鲜五圣山上甘岭。美军士兵挥舞着刺刀,肆意地捅在志愿军的遗体上。在这堆残缺的遗体下,有一双喷火的眼睛,正静静地注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   这双眼睛属于邹习祥,一个在战场上让美军闻风丧胆的名字。   邹习祥,出身贵州仡佬族的一个猎户家庭,自幼跟随父辈狩猎,练就了一手出神入化的枪法和极强的眼力。他的眼睛总能精准的捕捉到猎物,他的子弹总能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当年4月,邹习祥所在连队处在最前沿,与对峙的美军阵地,仅相隔100米。   美军仗着武器充足,时不时对着我军阵地倾斜一波炮火。我军晚上挖的战壕,白天就全部被敌军摧毁。   美军见我军应对乏力,十分嚣张,常在阵地前大声谈笑,喝酒吃罐头,吃完的罐头盒还扔向我军阵地,嘴里发出“嘭”,类似炮弹的声音。甚至对着我军阵地撒尿,做各种羞辱的动作。   面对美军猖狂的挑衅行为,我军决定给他们来个冷枪运动。全连选了60个枪法准的战士,邹习祥就是其中之一。   邹习祥常在趴在战壕中观察对面,一趴就是一整天,只要有美军进入射程,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一枪干掉一个。   有一次,邹习祥带着副手,到距离敌阵地不足100米的战壕里蹲守。   半夜,副手朝着敌人阵地开了一枪,枪响后,敌人阵地人头晃动。邹习祥一枪击毙1名敌人后,两人迅速转移。这时10多名敌人追了过来。邹习祥一边变换地点,一边狙杀敌人。最后,这10名敌军全部被击毙。   慢慢的,他的名声在部队中传开,被提拔为冷枪教官,传授射击技巧。冷枪声逐渐蔓延了整个五圣山,美军尝到了时不时被人冷枪爆头的恐惧,再也不敢露头嚣张,连生理问题都在战壕里用空罐头解决。   10月14日,美军全面发动上甘岭战役。白天,美军的炮火地毯式轰炸我军阵地;晚上,我军摸出坑道,用冷枪冷炮射杀美军。   10月29日,邹习祥连队的战士打得只剩下9人,他们被逼入一条坑道内,弹尽粮绝,最难熬的是没有了水源。   在无粮无水的困境中坚持了6个昼夜,他们口腔内干的像含了沙粒,舌头肿胀到无法转动,喉咙更是像被火烤过一样。   战士们想尽各种办法缓解干渴,舔牙膏,舔潮湿的岩壁,甚至喝尿液。   为了向指挥部报告这边的战况,也为了让战友们活下去,邹习祥自告奋勇出去寻求支援。   那晚,他悄悄从坑道中爬出来,刚出坑道,就注意到了下山路口把守的美军士兵。   为了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他向远处扔出一个空罐头盒。美军士兵立刻被响动吸引,朝着声音的方向追去。趁着混乱,邹习祥悄摸溜向另一个方向。   但没跑出多远,就被美军士兵发现了踪迹,他们开始疯狂地射击。   邹习祥赶紧抱头滚下山,滚进一个弹坑,强忍着悲痛,将周边战友的遗体拖过来压在自己身上。   刚躲好,就听到美军士兵的脚步声,他紧握着手中的枪,尽量放轻呼吸。美军士兵在弹坑边停下,用刺刀残忍地刺向志愿军战士的遗体。   刺刀入肉体的声音和美军士兵放肆的笑声,加上浓郁血腥味的刺激。邹习祥的眼里充满了怒火,但他想起自己的任务,握枪的手上青筋暴起,克制着冲动。   这期间邹习祥身体被刺中好几下,依旧咬紧牙关,没有发出任何动静。美军士兵在一番搜寻后,没发现任何迹象,悻悻地离开。   邹习祥躺在弹坑中,一动不动地等待了一个多小时,直到确定周围安全,才移开身上的遗体,从弹坑中爬了出来。   他的手臂和腿被刺伤,简单包扎后,一边躲避美军的巡逻,一边跌跌撞撞地前进。凭借着救战友的顽强信念,他最终成功抵达志愿军的指挥部。在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出“他们还在等支援”之后,便昏倒在地。   在军医的救治下,邹习祥不久便醒来,立即请求参与支援行动。当他们最终突破敌军的封锁赶到时,8名战友已经牺牲。   11月11日,上甘岭反击战打响,战士们一波又一波悍不畏死的冲锋,最终成功收复阵地。   在这场战斗中,邹习祥用206发子弹,击毙了203名美军士兵,这一战绩让他打破了朝鲜战场的狙击记录。上甘岭因此被美军绝望地称为“狙击兵岭”。   战后,邹习祥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等功臣和“冷枪英雄”的荣誉称号,还受到金日成的接见。然后他选择隐藏功名,回到家乡当农民,带领村民勤劳致富。   回乡的邹习祥有个独特的习惯——从不吃罐头。因为罐头会让他想起上甘岭战役时,他们忍饥挨饿,而敌军大吃大喝,将罐头扔过来挑衅的时光。想起他与战友憧憬战争结束,他们也可以就着罐头下酒。想起已经牺牲的战友们。想起这些,他就会伤心。   1993年,邹习祥离世,被安葬在家乡的栗园草场,墓碑上的对联“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为国为民献身立功”。这两句话就是对这位英雄最好的诠释。   邹习祥的故事,映照出了那些用生命捍卫国家尊严与和平的,平凡而伟大的人们。让我们向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致敬! #致敬抗美援朝#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