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泛滥的时候

四季之爱 2024-09-26 18:31:54
以前我用过胶卷相机,因为无法看到拍出来是什么效果,无法重试,每次按下快门似乎就是一次冒险。因为我知道这一张照片就一次消耗,再也回不来变成未拍摄的状态了。后来数码相机来了,发现可以即拍即看,还能马上删除,因此就不会这么在意了。可以拍很多,但是又碰到一个新的问题,如果后来看的时候发现其实都还行,虽然类似但是总不至于一无是处,这样就会有删除困难症。时间一长,积累的照片越来越多,都变成了不会再去翻看的垃圾。 时代在发展,原来觉得珍贵的东西,现在变成了随手可得的东西。原来需要准备很久,积累很久,需要花时间精力去准备和实现,现在瞬间通过网络和智能工具就行了。你只需要对着机器说出你想要的东西,无论是文字还是照片,以及视频,你都可以通过单纯的想象得到结果。这已经不是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的区别了,而是一种人的意识的替代。我们虽然是在创作,但是实际上也就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得到一个结果。只不过原本我们创作的基础是生活和这个真实的世界,现在我们不需要依托外在了,因为全世界都已经被智能消化成自己的数据了。 人们不需要再进入实体去获得信息,人类文明的所有信息都已经抽象到了机器智能中,所以人类的创作还有什么必要呢?但是如果反过来思考,人类原来的慢创作其实也是通过世界的信息中去提取得到,而现在世界的信息已经存在于机器中,实际上性质是一样的。人类意识通过机器来提取自己想要的内容,唯一差别是这个过程太便利了,太快了,以至于可以不断地让机器产出你想要的任何内容。 瓶颈从工具和可以抵达的难度变成了想象力,也就是难度在于你的想象,你的构思创意,虽然你可以随便说随便想,但是你想出来,并且让机器产出的成果的意义是什么?从古至今,除了自我陶醉和取悦自我之外,估计大部分人也只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同和赞赏吧。因此我们如何通过机器来产出能够获得更多人喜欢的内容,变成了所有人趋同的目的。而这种目的最后带来了赛道的拥挤,和产出物的同质化。 就像一个小说火了,于是大家都在写类似的,虽然加上了自己的一些调整,但是总的来看是同一类型的。在智能时代,这种参考并复制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以至于一个爆款发生后的几分钟内就会有类似作品出现。我们可以看到从文化IP的无形产品到有形的电子设备汽车等等,大家都是在变化中复制。这种内卷已经不是人的精力问题了,而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事实。同质化的压缩最终带来文明、能量、现实的黑洞化。(未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