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重读《沁园春·长沙》有感 (2024年9月27日) 红遍千山秋色里,层林尽

刘昌刚呀 2024-09-27 11:51:53

七律.重读《沁园春·长沙》有感 (2024年9月27日) 红遍千山秋色里,层林尽染赤光天。 漫江碧透再飞棹,鹰掠长空锁绛烟。 粪土当年万户侯,纵横斯世九重滩, 今朝奋起破惊浪,明日搏击把舰船。 ——注释:重新品读了毛泽东先生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诗以其豪迈的气势、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深深地触动了我。首先,诗中展现的壮阔景象让人震撼。诗的开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便勾勒出一幅秋日湘江的壮丽画卷。诗人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描绘了山林的色彩,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展现了江水的清澈和船只的繁忙。这些生动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秋日的橘子洲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其次,诗中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不仅是对自然生物的生动描绘,更是对自由精神的赞美。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由、平等、竞争的向往,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接着,诗中的“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壮阔的胸怀,提出了关于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哲学问题,这种宏大的视野和深沉的思考,回味无穷。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与战友们一同游历的峥嵘岁月,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和对青春激情的赞美。这里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一句,展现了青年人的朝气蓬勃和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诗的结尾“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既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这里的“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定决心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阅读《沁园春·长沙》,让人深刻体会到了毛泽东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史诗。它激励着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