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决策内幕——1953年,伟人首次就已提出修建构想,为何时隔39年后才动工? 1949年夏天,全国解放在望,然而解放军挥师南下进入湖北、湖南时,长江大洪水汪洋一片,几十年不见人烟,北岸荆江大堤岌岌可危。 万一决堤,洪水一泻千里,死亡人数将不计其数。长江洪灾,历来是悬在长江两岸人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 实际上,从1849年到1949年的100年时间里,长江一共发生过七次特大洪灾,平均每14年一次。1860年、1870年的两次特大洪水,荆江大堤决口,30多个县被淹没,几百万人失去生命; 1931年大洪水,长江中下游淹地5090万亩,死亡14.5万人,江汉铁路被大水冲垮,损失惨重。 最早提出在三峡修建大坝和水库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提及。但由于国家积贫积弱、战乱频繁、财力匮乏,只能作罢。 真正对三峡工程研究并推动的,是新中国的领导人——1953年,伟人乘着长江舰从武汉启航,顺流而下进行考察;次年,伟人又和总理在京汉专列上听取了水利部长林一山的勘探汇报。 同年7月,伟人到达武汉后,畅游了长江,并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伟人以诗抒情,向世界表达了修建三峡大坝的决心。 总理强调,三峡工程必须搞,而且也能搞,搞好了三峡,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有伟大意义,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三月下旬,总结报告通过并下发“红头文件”,修建三峡大坝。但是,由于随后而来的中苏关系恶化,以及国内政治斗争,加上国力积贫积弱,三峡勘测被迫停止。 1986年,邓公发声说:“如果技术经济没问题,就应该着手开始。上有政治问题,不上也有政治问题,不上的问题更大。” 陈云、李先念和胡耀邦等人都赞成支持。到了1983年9月,第一批施工队伍进入三峡大坝开始施工前的准备。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在孕育灿烂的民族文化时,水患频繁,伟人高瞻远瞩,诗情才艺勾勒宏伟蓝图,从1953年到1992年,前后39个年头,波折曲折下方才动工。 如上均为真实历史,记录在《红墙大事》一书,由于本书比较敏感,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秘辛不宜公开说。 比如“913飞机失事”,贺总、彭总遭遇、抗美援朝前后的焦灼,以及解放海峡对岸那里为啥搁置等等,共和国重大历史来龙去脉,超大超厚2册,戳下方翻看! 红墙大事全套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