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彭德怀去河北,路过陈赓部队驻地。午饭时分,端上来一盆清蒸桂花鱼。陈赓说

冷亦聊文化历史 2024-09-27 14:44:45

抗战时期,彭德怀去河北,路过陈赓部队驻地。午饭时分,端上来一盆清蒸桂花鱼。陈赓说:“这是附近河里的桂花鱼,战士们下河捞几条,你可不要拒绝啊。” 彭总听说是河里捞的鱼,津津有味吃起来,边吃边夸味道好。这时,又端上来一盆肉丸子。 彭德怀看着肉丸子立即警惕起来?满脸的疑惑。为什么彭老总如此警惕?因为当时日寇对中国经济实行封锁,中国人吃大米都是“经济犯”,国民党又隔三差五挑起事端,破坏合作抗日大局,所以共产党的军队吃猪牛羊肉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除非动用大量经费购买。 陈赓早有准备,为了打消彭德怀的疑虑,让彭总放心吃肉,他说:“这不是猪肉丸子,也不是牛羊肉做的丸子,而是用你刚才吃的桂花鱼鱼肉做的,是从河里捞的,放心吃吧。” 彭总用筷子夹起一个肉丸子尝了一下,确实有鱼腥味,吃吧。 其实他哪里想到,这肉丸子不是鱼肉做的,只不过用鱼汤泡了一下,加上彭总先吃的鱼,嘴里和屋子里还弥漫着鱼腥肉,所以没有分辨出来。一盘“鱼肉”丸子很快吃完了,第三道菜上来了,这道菜是一只鸡。 陈赓刚想说这也是鱼肉做的,彭总不高兴了:“这只鸡也是鱼肉做的吗?咱队伍里谁有这本事能用鱼肉做成一只惟妙惟肖的鸡?让我认识一下?你的战士在河里不就捞了几条鱼吗?怎么做了丸子后还能做出只鸡来?” 陈赓无言以对,只好说:“我们主要是想让彭总补补身体,你多吃点吧”。彭总一言不发,低头吃起青菜来,鸡肉直到宴席散了也没被吃一口。吃完饭后,陈赓为彭总送行,不一会陈赓就回来了。 大家以为陈赓一定会因为今天这顿饭被痛批,没想到陈赓高高兴兴地回来了,他说:“今天彭总对我的批评还比较客气。”看来彭总确实看出了陈赓的良苦用心,他很喜欢总能打胜仗的陈赓,否则就不会专门来看他了。 这次彭总是为了促进抗日统一战线的巩固而专门到河北拜见时任国民党河北省主席的鹿钟麟。 鹿钟麟也是一员虎将,他是西北军冯玉祥的得力干将,曾经直接将清代末代皇帝宣统赶出皇宫,他的队伍也愿意抗日,所以共产党的军队要和他搞好关系。 当得知湖南湘潭老乡彭德怀要顺路到南宫县来视察自己的部队后,旅长陈赓就开始做准备以为彭总补身体。 两人在1917年就相识,陈赓非常了解彭德怀的性格,陈赓幽默灵活,但彭德怀严肃稳重,所以必须采用良策才能让彭总吃点好东西。 陈赓事先联系了彭总的助手王政柱,问一下彭总现在的吃饭习惯是怎样的,是不是对自己还是那么苛刻,能不能加点营养。 王政柱听后大惊失色:“你可千万别开小灶,以前有人这么做了,结果被批得抬不起头。” 这件事发生在彭总路过中条山时,当时彭总问那个人:“你从家里拿来多少钱参加革命?”那个人说自己没带钱来,因为自己就是一个小店员。 彭总又说:“你自己没带钱来,哪来的钱招待我?”言外之意,这些钱都是革命队伍的公共财产,那个人听后非常惭愧。 不搞特殊化、官兵一致是彭总对自己的一贯要求,吃饭这种小事也不含糊,就连他的夫人为他加小灶也会被痛批。 彭德怀刚到太行山指挥作战时,因为条件艰苦,老胃病又犯了,胃痛严重时吃不好、睡不好,这时他完全可以吃点好的,因为有这样的特殊规定。 可是彭总还是和战士一起喝野菜汤。夫人浦安修看不下去了,就秘密在野菜汤里放了点玉米面,结果被彭总喝出来了,他说:“你在搞什么嘛?大家都是革命者,现在是艰苦时期,我为什么要特殊?” 即便是有客人来访,彭总也不会浪费钱粮,而是有啥吃啥。例如1938年2月彭德怀随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浮山郭店的山村驻扎,当时部队的主食就是南瓜、山药、小米。春节期间附近的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来拜年,顺便谈一下两军合作抗日事宜。 指导员吴羽林问彭总:“国民堂将领中午要在这里吃午饭,可是咱们没肉没菜,只有老三样南瓜、山药和小米,怎么办?” 彭总说:“有啥吃啥。”午饭端上来后,吃惯了大米和白面的国民党军官面露难色,彭总则吃得津津有味,碍于面子,国民党军官只好勉强下咽。 这时彭总说道:“做为军人,我们有吃的就已经不错了,你看哪些老百姓,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别说吃一顿饱饭了,有时连草根和树皮都吃不到,”听了这话,国民党军官羞愧难当,也大口吃起来。 国民党军官返回驻地后立即让人给八路军送来几袋白面。彭总高兴地收下了,不过将这些白面全部发到了下面的部队,这就是彭总,克己奉公,爱兵如子。

2 阅读: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