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6月21日早上,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在一棵树上上吊死后被人发现,而在他的衣服口袋中有一个纸条,打开后现场的人无不泪流满面! 1968年6月21日清晨,一个令人悲痛欲绝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体育界:中国乒乓球队的功勋教练容国团,在一棵树上自缢身亡。 当人们赶到现场时,这位31岁的年轻人已经停止了呼吸,他的脸上还残留着泪水的痕迹。 容国团的死讯震惊了所有人。 就在不久前,他还带领中国乒乓球队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了5枚金牌,以无可匹敌之势,一举摘得团体、男单、女单、男双和女双五项桂冠。 谁能想到,就在中国乒乓球达到巅峰之际,这位功不可没的领路人,却选择了以这样悲壮的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人们将容国团的遗体从树上解下,有人发现,在他的上衣口袋里,静静地躺着一张纸条。 纸条已经有些发皱,看得出是一张质地普通的草纸。 当人们小心翼翼地展开纸条时,一行歪歪斜斜的字映入眼帘:"我最爱为祖国争夺的荣誉!" 短短十二个字,道出了这位年轻教练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他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带领中国乒乓球队为祖国争光,现在,他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心愿已经实现了。 纸条上的字迹,是用圆珠笔写就的。 虽然有些潦草,但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出容国团写下这段话时,内心的激动和悲愤。他在弥留之际,用生命的最后一点力气,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忠诚。读到这些话语,在场的所有人都禁不住泪流满面。 消息很快传到了容国团的家中。他的妻子万八一听到噩耗,几乎瞬间泪流满面,悲痛地嘶吼着要去见丈夫最后一面。年仅6岁的女儿容晶,尚不知父亲已经离她而去,只是看到妈妈伤心的样子,也跟着哭了起来。 就这样,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教练,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留下无数的惋惜和思念。他短暂却精彩的一生,他对祖国的赤子之心,他"为国争光"的不懈追求,都将永远铭刻在后人的心中。容国团,一路走好! 容国团,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在中国体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中国乒乓球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容国团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香港,自幼就展现出非凡的乒乓球天赋。在香港长大的他,经常与欧美同行切磋球技,小小年纪就小有名气。1958年,机缘巧合之下,容国团回到了祖国内地。从此,他将自己的命运与新中国的乒乓球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回国后的容国团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刻苦训练,力求突破。1959年,第25届世乒赛在德国举行。容国团不负众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男单决赛中技压群雄,夺得了中国乒乓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向全世界证明了新中国的力量。这一胜利,轰动了国内外,容国团也一夜成名。赛后回国时,时任副总理的贺龙元帅亲自到机场迎接,可见国家领导人对这份荣誉的重视。 夺冠后的容国团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兢兢业业投入到国家队教练的工作中。他凭借自身的过硬球技和教学天赋,很快成为了中国队的领军人物。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中国乒乓球队迅速成长。 赛场内外,容国团都是队员们学习的榜样。他常常利用训练间隙,手把手地教大家新的战术。有一次,他在指导年轻队员时,一个球接一个球地示范,直到汗水湿透了衣衫,仍然不肯停下。容国团总是说:"在赛场上,哪怕只有一分,也要全力以赴地去拼,因为那一分可能就关系到国家的荣誉。"在他的感召下,队员们个个斗志昂扬,士气高涨。 在容国团的带领下,中国乒乓球队很快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世乒赛、亚运会、世界杯……但凡有中国队参赛的比赛,总能看到五星红旗在赛场上迎风飘扬。中国乒乓球也逐渐确立了在世界乒坛的绝对统治地位。那个时代,中国乒乓球队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而容国团,就是这列车的主心骨,没有他就不会有中国乒乓球后来的辉煌。 容国团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作为新中国体育的先驱,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争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内心想的,还是国家的荣誉。 容国团的悲剧,折射出那个时代的乱象。但同时,他又给后人树立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他的妻儿虽然痛失亲人,却并没有被击垮。在平复心情后,她们以更加坚强的姿态投入到生活中。容国团的侄女容晶,后来也成为了一名出色的乒乓球运动员,延续着这个光荣的姓氏。 时至今日,中国乒乓球已经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无数后辈在赛场上驰骋,都继承着容国团的衣钵。虽然容国团英年早逝,但他用生命点燃的这把火,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乒乓人前行的道路。只要中国乒乓球的历史长河还在延续,容国团的名字就永远不会被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