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月21日,一个北京外馆中学六八届的北京知青偷了家里的户口本,花了五分

安琪小世界 2024-09-27 20:07:12

1969年1月21日,一个北京外馆中学六八届的北京知青偷了家里的户口本,花了五分钱注销了北京户口,拿到了一份迁移证,到陕北安塞高桥公社刘塔大队插队入户。 在中国历史上的特定时期,"上山下乡运动"涌动了全国,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离开城市,被派往农村或加入"生产建设兵团",以支持国家的农业和经济发展。这个运动旨在通过将城市青年迁移到农村,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同时帮助青年接受农村的再教育,增强对国家的贡献。然而,在参与这场运动的知青中,生活方式和经历却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大多数知青被安排到农村"插队落户",与农民一同耕作、生活,直接融入农村社区。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与农业劳动相连,体验到了传统农村的生活方式和辛勤劳动。这种生活虽然艰苦,但也充满了与土地直接接触的朴实感。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知青的生活则截然不同,他们加入了全国各地新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这些兵团虽不属于正规军队,却具有明显的准军事化特征。知青们在这里不仅务农,更是参与到了较为组织化的生产活动中,如屯垦、基础建设等,旨在开发边疆,增强国防。"生产建设兵团"的设立,同时也是对那些城市失业青年的一种就业安排,兼具备战的目的,反映了当时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的一种应对策略。 1969年1月21日,寒冷的冬日,北京男知青殷金昌做了一个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那天,他悄悄拿了家里的户口本,一个人跑到派出所,花了五分钱工本费,注销了自己的北京户口。拿着一纸迁移证,他毅然踏上了去往陕北安塞高桥公社刘塔大队的列车。 当时,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号召的热潮正席卷全国。作为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的学生,殷金昌本可以继续升学深造。但他却选择放弃城市的舒适生活,远赴陕北农村扎根基层。 经过几天的颠簸,殷金昌终于来到了安塞高桥公社刘塔大队。虽然此前他对农村生活有所想象,但真正置身其中时,残酷的现实还是让这个城里娃倍感震撼。 刚到村里,殷金昌和其他几个知青就被安排住进了村西头的一孔破窑洞。那窑洞里没有电,晚上一片漆黑。一天夜里,几个知青想偷偷看书,就动脑筋用墨水瓶盖做了个简易煤油灯。谁知那瓶盖是塑料的,一点着,黑烟滚滚冒出来,呛得几个人直咳嗽,险些没把他们给熏晕过去。 在刘塔大队,殷金昌第一次体验了农村的艰苦。虽然他是个城里孩子,但在那里,他和大家一起下地干农活,吃粗茶淡饭,日晒雨淋,早出晚归。有时,那些活计繁重到让人喘不过气,他的手和脚上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茧子。但殷金昌并没有退缩,他咬牙坚持着,和当地的老乡们打成一片。 就这样,在安塞,殷金昌一干就是三年。三年的农村生活,让这个十七八岁的北京知青经历了不少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睡土炕,第一次吃野菜,第一次参加农村的红白喜事。他逐渐被朴实善良的乡亲们所感化,那些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淳朴品格,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 1971年,公社决定把殷金昌调到子长县枣林煤矿当矿工。这对于农村户口的他来说,是个不小的变化。但在煤矿,因为长期的繁重劳动,殷金昌的腿疼得厉害,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得知此事后,当年刘塔大队的队长又把他调了回来,安排他去安塞机械厂当工人。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1977年。这一年,中国恢复高考,但已经成为大龄青年的殷金昌,却与大学擦肩而过。 时光荏苒,飞逝如梭。转眼到了1987年,殷金昌已在安塞扎根近二十载。这一年,远在北京的父母先后两次给他寄来家书,殷切希望儿子能够返京,重新开始城里的生活。但殷金昌婉言谢绝了。在信中,他坦言自己已经离开太久,一时难以适应。再者,妻子的母亲把他视如己出,他实在不忍割舍这份亲情。最终,他勉强同意将儿子的户口迁回北京,以便孩子将来在那里求学。 说起殷金昌的妻子,还要追溯到1977年的那个冬天。那时,在一位卖菜老大娘的牵线搭桥下,殷金昌结识了来自真武洞公社真郊大队的女知青。姑娘家境贫寒,对此,她坦言道:"我比你还穷,跟了你就像在鸡蛋壳上点灯,但我心甘情愿。"朴素真挚的话语,让殷金昌心头一暖。那一刻,他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在破窑洞里,几个知青用墨水瓶盖做煤油灯的情景。姑娘的真诚打动了他,没过多久,两人便举办了简单的婚礼,开始了艰难而温馨的小日子。 婚后,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 他们一起操持家务,抚育子女。日子虽然清贫,但却充满了欢声笑语。记得儿子蹒跚学步时,殷金昌下班回家,总会先跟孩子玩上一会,逗他开心。等孩子睡熟了,夫妻俩再把家里收拾妥当。 1983年,殷金昌被安排到机关烧锅炉,兼职打扫卫生。 尽管工作辛苦,但他从不抱怨,任劳任怨的态度赢得了领导的赏识。后来,殷金昌被调到收发室工作,负责文件的收发。1985年,一个好消息传来,国家落实了知青及其家属的待遇,殷金昌的妻儿户口一夜之间变成了城镇户口,从此吃上了商品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