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追风筝的人》这部作品,这是作者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而我最先

思卉谈文 2024-09-27 22:02:44

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追风筝的人》这部作品,这是作者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而我最先接触的并不是这部作品,而是他的另外一部作品《灿烂千阳》。 其实早就听过这本书的大名了,但是每次阅读总是无疾而终,这次静下心来读,反而格外顺畅,说明人和书也是讲缘分吧。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哈桑的心态,认为他过于卑微讨好,但是这本书是带着鲜明的地域特色的,主人公阿米尔是一个富家少爷,但也是普什图族人,这是阿富汗的正统宗教,而哈桑是哈扎拉族,这两个宗教本身互相对立,在塔利班统治期间,很多哈扎拉族人都因种族歧视被残忍杀害。 即便看到故事后面,我们知道哈桑和阿米尔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因为哈桑的身份没有得到承认,所以他始终是仆人阿里的孩子,社会地位决定了二者不可能处于公平的位置。 对哈桑来说,我不认为他的行为是一种对上的讨好,我认为他真的把阿米尔当做自己的好朋友,与其说他忠于自己的主人,不如说他忠于自己的友情。 对于阿米尔来说,其实在故事的前部分,虽然他确实内心深处对哈桑有种愧疚心,但这种愧疚心更多出于良心的拷问,而不是他多么重视哈桑。 他对哈桑抱有一种复杂的心态,一方面哈桑从一出生就是兔唇,样貌不怎么好看,而且没有什么文化,不认识字,而阿米尔长得好,且从小爱读书,他在哈桑面前情不自禁流露出一种上对下的优越感,就连给他念故事书也是随意发挥,因为知道他看不懂。 另一方面,阿米尔又非常嫉妒哈桑。因为阿米尔和父亲的关系不怎么亲近,他父亲希望孩子有勇气,敢于捍卫自己的权利,希望孩子有运动天赋,但是阿米尔完全不是这样的人。在阿米尔看来,每次父亲送礼物,总是他一份,哈桑一份,甚至父亲对哈桑表现的更为喜欢和亲近,这让阿米尔格外难受。 比如,阿米尔写下了人生第一个故事, 他兴冲冲给父亲看,可是他的父亲基本上无动于衷,而他父亲的合伙人垃辛汗表扬了他,还给他写了一封信,希望他可以继续写故事。除了拉辛汗以外,哈桑也表现出对阿米尔的欣赏,但他们的欣赏并不能弥补阿米尔对父爱的渴望。 或许,正是处于这种复杂的心理,当他目睹哈桑因为保护他的风筝而被坏孩子阿塞夫强暴的场景,他没有挺身而出,反而退缩了,跑开了,后面更是因为难以忍受良心的拷问,选择将父亲送的钱和手表藏在哈桑的床垫里,为的就是嫁祸哈桑,让父亲把他赶出去,这样就可以不用面对哈桑了。 阿米尔的心态刻画的非常细腻,细腻中带着残忍。对阿米尔来说,哈桑就像一只羔羊,是他得到父亲欣赏必须牺牲的代价。或许这样想只是为了减轻自己的道德压力,为的是让自己的良心好过一些。 很喜欢武志红老师的分析,哈桑对阿米尔来说就是一种“爱的炮灰”,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处在公平的两端,勇于献身者,最后的结局常是彻底献身。 也许,哈桑就是用自己的牺牲换来阿米尔的友情,但他越是这样牺牲,越是让接受奉献的人难以承担。因为当对方无法以同等代价回报这种感情时,他们只会感觉难以忍受,关系只能走向破裂。 我认为,一段真正健康的友情,永远不是谁为谁牺牲,或者谁为谁奉献,一定是彼此尊重,在爱自己的基础上爱他人,这样才能让感情处于健康的流动状态。如果只是不断增加天平的砝码,妄图用这种方式得到更多的爱,最后只能让希望落空。#分享文学的智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