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出身京剧世家,8岁学习11岁登台,辛亥革命之前已经是著名的旦角。他的一生致力于京剧的发展和革新,在京剧方面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并创立梅派,把京剧的艺术水准提升到了全新的层次,让中国戏曲获得了世界性的赞誉。
而鲁迅作为当时的文学顶流,发表过很多使人振聋发聩的名言,同时鲁迅也被伪造过很多乱七八糟的语录,以至于都形成了段子。但下面这句话,鲁迅的确说过,而且还说得很有底气:“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也就是男人扮女人。”
这是1924年,鲁迅写在文章《论照相之类》中的话。显然,这不是什么好话,如鲁迅其他猛烈抨击的语言一样,它的讽刺意味十分浓厚,甚至多了一些挖苦的味道。虽然整篇文章没指名道姓,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鲁迅骂的这是京剧大师梅兰芳。
早在《社戏》里,鲁迅就曾表现过自己对京剧艺术的不感冒,他说二十多年自己只看过两回京剧,无非是“一大班人乱打”,“咚咚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没什么特别的。
可是,梅兰芳却不是普通的梨园弟子呀,他是国粹艺术最优秀的传承和发展人,代表的是京剧表演的最高水准,受到了千万人的喜爱和追捧,鲁迅有必要冒着这么大的舆论压力去讽刺他吗?而且鲁迅为什么要讽刺他呢?
小编大概总结了两点。第一点,梅兰芳戏子的身份让鲁迅反感。这很容易理解,民国时局动荡,鲁迅为救国救民而放弃了他原本的医学,研究转而投身于文学和革命事业,用文字作为武器,批判社会不公,唤醒民众意识。但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京剧人却对此不管不问,依旧守着自己的行当夜夜笙歌,这俨然有了一种“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意味。
第二点,“男人扮女人”直指梅兰芳,可鲁迅为什么要说这是“中国最伟大、最永久的艺术”?显然,这就有更深的意义了。在鲁迅笔下,从来不缺逆来顺受、麻木无知、有着病态心理的中国人,说白了,这些人就是没有血性,没有“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勇气。
也就是说,鲁迅这是借梅兰芳来警醒更多人。如此,鲁迅一连写下数篇文章对梅兰芳进行冷嘲热讽,用语犀利泼辣。而梅兰芳并没有公开反驳过,但可想而知他该是多么郁闷。1933年,英国作家萧伯纳访华,鲁迅与梅兰芳同时出席会面,但期间二人无一句对话,两位大师最后一次和解的机会也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