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桂来娥)老师解读郭申虎的诗词作品。 吟秋

侃篱笙爱文学 2024-09-28 13:52:17

花影(桂来娥)老师解读郭申虎的诗词作品。 吟秋 文/郭申虎(陕西) 林枫染韵思,黄菊寄妍词。 暮雨冷秋色,残阳飞雁迟。 风吟寒夜起,月落客窗移。 独倚高楼处,天涯何是期? “林枫染韵思,黄菊守妍词”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观,传达了一种深远的意境和情感。其中“林枫染韵思”描绘了秋天枫叶被染成金黄色的景象,象征着秋天的丰收和岁月的沉淀,引发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黄菊守妍词”则描绘了菊花在秋天傲然开放的情态,菊花做为四君子之一,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它在寒冷的季节中依然能够保持美丽,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坚守。自古以来,就有先秦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魏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唐代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句诗也隐喻了诗人对坚韧,高洁品质的追求,及生活在这种自然美景的人们对生命坚韧不拔,期许美好生活的渴望。 “暮雨冷秋色,残阳飞雁迟”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凄清而壮美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深远的意境。“暮雨”点明了时间即傍晚时分,细雨绵绵,给整个秋日的景色增添了几分寒意与萧瑟。秋雨往往带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冷秋色”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这里的“秋色”不仅指季节的转换,更蕴含着岁月流转,时光易逝的感慨。“残阳飞雁迟”,转而描写天空中的景象。夕阳西下,余晖洒落,形成一幅“残阳”如血的画面,既美丽又带有一丝悲壮。而“飞雁迟”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大雁是侯鸟,它们南飞往往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远方的呼唤。“迟”字用得巧妙,既可能是指大雁因天气或体力不支的原因飞行得较为缓慢,也有可能是大雁对所在的地方有留恋之情,一步三回头,久久不忍离去,也可能是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离别在即的留恋与不舍。大雁的迟飞,与残阳相趣成趣,更添几分凄美与哀愁。元代张可久的“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五代李煜的“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宋代朱淑真的“枫叶醉红秋色里,两三行雁夕阳中”。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深秋傍晚的凄清,孤寂,壮美与哀愁完美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意境美,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壮丽与哀婉,更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时间,离别等深刻主题的思考。 “风吟寒夜起,月落客窗移”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中孤独旅人的景象,富有深邃的意境和情感色彩。“风吟”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寒冷的夜晚氛围,风的低吟似乎在诉说着寒夜的故事,给人一种凄清,孤寂的感觉,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风以声音和情感,使得场景更加生动。“月落客窗移”描绘了月亮落下,光线在客窗上移动的情景。这里的“月亮”不仅指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变化。月亮的落下象征着夜晚的深入,可能也代表着诗人心情的低落或孤独感的增加。“客窗移”则通过视觉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诗人在窗前等待或思考的状态,夜长人不寐,静观明月落,颇有五代李煜的“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风,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和“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的意境,还有宋代李清照的“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更有唐代李频的“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诗人抑或看到月亮落下,仿佛在寻求某种禅理的追求或追求某种境界探索,反映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追求也未曾不可。总之这句诗是这首诗的诗眼,通过寒夜,风吟,月落,客窗等意象的巧妙组合,勾勒出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独倚高楼处,天涯何是期”?这句诗营造出了一种孤独,思念与无尽等待的意境,诗人孤身一人,倚靠在高楼之上,凝视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故乡或亲人的深切思念。“天涯”象征着遥不可及的地方,诗人不禁感叹,何时才能结束这漫长的等待与漂泊,重归故里或与亲人相聚。诗句中蕴含着深沉的乡愁和无尽的期待,情感真挚而动人。同宋代李清照的“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望断天涯路”和“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火,香消酒未消”;还有五代李煜的“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还有宋代苏轼的“归去,归去,江上一梨春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