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石光银种下的6万亩林场被纳入生态林场,禁止砍伐。这样一来,石光银种植的树完全挣不到钱,还要一年倒贴几十万,他开始不知所措,这时,转机出现了。 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一个名叫石光银的小男孩正在经历着一段足以改变他一生的经历。那年,他才6岁,还是个天真无邪的孩童。 那天,石光银和几个小伙伴在村子附近玩耍。天空突然暗了下来,远处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孩子们还没反应过来,一场猛烈的沙尘暴就席卷而来。 狂风呼啸,黄沙漫天。石光银感觉自己像一片树叶般被卷入空中,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他本能地闭上眼睛,用小手护住口鼻,但仍能感觉到细沙刮过皮肤的刺痛。 不知过了多久,风声渐小,石光银发现自己被埋在一堆沙子里。他挣扎着爬出来,环顾四周,熟悉的村庄已经面目全非。更让他惊恐的是,和他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都不见了踪影。 这次经历给石光银留下不小的阴影。他亲身体会到了沙漠的可怕威力,也见证了它对家园和生命的无情摧毁。 但是,面对这样的灾难,年幼的石光银并没有被吓倒。相反,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萌生:总有一天,他要让这片土地不再受沙漠的威胁。 十几岁时,石光银就在村里当上小干部,开始带领村民种树防沙。然而,光靠种树是不够的。1984年,他毅然辞去工作,承包了3500亩荒地,决心大干一场。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治沙工作困难重重,石光银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挫折面前,石光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心里明白,若要有所突破,就得探寻科学的方法。于是,他虚心地向专家求教,持续地学习并改良治沙技术。1988年,那个被称作“死亡禁区”的狼沙窝,终于被石光银成功治理。 石光银的治沙事业在早期就收获了令人惊叹的成果。截至1998年,他率领团队所种植的林地面积已达6万亩,往昔的荒漠渐渐披上了绿装。 然而,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新的挑战。随着事业规模的扩大,石光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首先是政策的变化。原本支持治沙的一些地方政策开始调整,补贴减少,这让石光银的资金链变得紧张。其次,随着治理面积的增加,所需的人力和物力也在不断攀升,而收益却没有同步增长。 经济困境如同一块巨石,压在石光银的肩上。整整十年,他甚至发不出工人的工资,夜深人静时,他常常坐在院子里,望着远处的沙丘发呆,思考着如何渡过这个难关。 但石光银不是轻言放弃的人。他开始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发展副业来支撑主业。他开始发展副业,如种植药材和养殖,以解决经济问题,保证治沙工作的持续进行。 然而,2008年,一个突如其来的打击让石光银几乎崩溃。他的儿子在一次治沙工作中不幸出车祸身亡。 接下来的日子里,石光银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他常常一个人坐在儿子生前最喜欢的那片林地里,呆呆地望着远方。 有时,他会对着树木自言自语,仿佛在和儿子对话。夜深人静时,他会独自来到儿子的坟前,诉说着心中的思念和愧疚。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石光银可能会放弃治沙事业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在儿子去世一个月后,石光银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他决定将对儿子的思念化为继续治沙的动力,用实际行动来纪念儿子,延续他们共同的梦想。 从那以后,石光银工作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勤奋。他常常天不亮就出门,直到深夜才回家。在他的带领下,治沙队伍重新振作起来,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石光银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他带领团队累计治理了25万亩沙地,将毛乌素沙漠的大部分区域转变为郁郁葱葱的绿洲。 曾经的"死亡禁区"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茂密的树林不仅固定了流沙,还吸引了众多野生动物回归。鸟儿的鸣叫声取代了呼啸的风沙声,成为这片土地的新旋律。 石光银的治沙事业不仅改变了毛乌素沙漠的面貌,也对周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带动村民共同参与治沙,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帮助大家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石光银的事迹成为治沙典范,激励了更多人加入这项艰巨而有意义的事业。 (参考信源:央视新闻——《面对面丨从治沙到致富,他如何带领乡亲们一起“拔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