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升即走”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 但是估计很多人并不清楚它具体是个怎么事,这里

太金聊娱乐新闻 2024-09-29 12:09:56

“非升即走”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 但是估计很多人并不清楚它具体是个怎么事,这里有一个比较清楚的定义: "非升即走"是指新教师入职高校后,需要在约定的聘期内(通常为3-6年)完成特定的考核指标。如果达到要求,可以获得长期聘用或转为事业编制;如果未达要求,则不再续聘或被转至非教研岗位。 这个标准的残酷之处就是,你30岁左右拿到博士学位,然后开始非升即走,如果能达到就是铁饭碗到手,否则要么转到别的岗位同时面试大幅度降薪,最差的情况就是立即失业。 而考核标准其实大同小异,主要就是下面这几个方面。 论文发表要求 新入职教师需要在规定的聘期内(通常为3-6年)发表一定数量的核心期刊论文。例如,有些高校要求6年内发表9篇核心期刊论文。 科研项目申请 教师需要在聘期内申请并获得一定级别和数量的科研项目。比如要求申请到1个国家级或2个省部级课题。 教学工作量 每年需要承担一定数量的本科生教学课程。 人才帽子 有些特别变态的需要拿到一些非常难拿的人才帽子,比如青年千人等。 你看完之后大概率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第三个:教学工作量看起来是最不和谐的一个,因为它是属于确定性极大的一个任务。 因为你看动词,承担。 承担太简单了,就是教完一门课,而教完一门课的标准非常之低,就是把课上完就行,而上完的标准更低,你念PPT算是上完课,你让学生自己讲也是完课,你邀请别的人替你讲也算。 这种标准就是属于你辛辛苦苦去上课跟别人混完效果相同,都算是承担了。 至于上课水平怎么样,这种来自学生的评价就太主观了。 而其他三个几乎是强相关的。 论文发表的多不能直接代表科研做得好,但是论文发的少在国内的数文章数量背景下科研肯定做的不咋地。 只有论文发的好且多,才有可能申请到不错的科研基金。 而科研基金基本是是大多数的非升即走最终条件。 如果还要进一步非升成为圣人级别。 那几个大基金就是人才帽子的决定性因素。 可以说发论文、申请基金、人才帽子,这三个是三位一体,而这三个跟教学几乎没有半毛钱关系。 甚至可以说,教学上的投入只会对科研产生副作用。 这就导致了,一个其实背地里卷的快累到吐血的大学老师,在直接跟学生接触的教学任务上,表现出来的是ta最颓废的一面。 教书育人,这是高中及以下老师的天职。 大学老师,真不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