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陕西省泾阳县一位97岁的老人去世。却因此惊动了海峡对岸,甚至不远万里

同巍聊历史 2024-09-29 17:20:03

2007年,陕西省泾阳县一位97岁的老人去世。却因此惊动了海峡对岸,甚至不远万里送来一块牌匾,上书四个大字:民族之光。   直到看到送来的这张牌匾,乡亲们才惊觉,这位生前看似平凡的老人,居然是一位抗战英雄。   至于它的由来,要从仵德厚戎马生涯的开始说起。   1926年,冯玉祥部队在陕招募学生兵。为减轻家庭负担,仵德厚投笔从戎,加入西北军,自此开始了戎马生涯。   抗战期间 ,仵德厚先后参加娘子关保卫战、台儿庄大战和武汉保卫战。   因作战勇敢,曾受过三次勋奖:甲种一等嘉禾奖章、华胄荣誉勋章、宝鼎二等勋章。   战场上,每逢临敌,必冲锋在前,奋勇争先,因此杀敌无数。   而战斗最为激烈的,莫过于武汉保卫战。   1938年8月,仵德厚升任30师176团上校团长,其所在的三十师奉命开往豫皖鄂边区麻城一带,归七十一军军长宋希濂指挥。   到了8月下旬, 176团在沙窝富金山一带防务,在此与敌持续激战30多天。   换防时,全团2800多人,幸存者仅200余人,毙伤敌人却不下7000。   这一场战役以多打少,战士们不惧死亡,分外英勇,就连日寇也为他们悍不畏死的气概所折服。   抗战结束后,因为仵德厚战绩斐然,地位连连高升。   1948年7月太原战役打响,时任30军军长黄樵松有心弃暗投明,和我军商量好起义时间,准备里应外合拿下太原。   孰料,仵德厚联合27师师长一起瓦解了这次起义。在之后解放太原的战役中,他率众拼死抵抗,拒不投降。   历经几个月的战斗,太原被解放,仵德厚也被我军俘虏。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考虑到他抗日战争中的表现,最后只判处了他十年有期徒刑。   被捕后,仵德厚一开始仍旧心存幻想,认为蒋介石还可以卷土重来,完全不接受思想教育。   但是随着时间过去,他也逐渐清楚自己的想法不可能实现,放下了心结,积极改造自己,踏踏实实做人。   1959年,仵德厚刑满释放,被安排在太原东太堡砖厂当工人。   从将军变成战犯,又变成普通工人,仵德厚不骄不躁,任劳任怨。   工作期间,他踏踏实实做事,尽职尽责。   曾是仵德厚在山西“劳动改造”期间同事的冯玉寺回忆说:    “他一直很自卑。平时大气都不敢喘一声,根本不像当过师长的人;后来又遇到冲击,压力大得很。   不过他不愧是当过兵的人,对领导绝对服从,干活勤勤恳恳,绝对挑不出错来。”   直到1975年,仵德厚退休回到泾阳老家生活,从不提起自己过往的经历,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和乡亲孩子们一起生活。   对于儿女的教育,其子仵秀回忆道:   “我父亲的思想比较开放,虽然当过军官,习惯了命令。   但回来这几十年,很多事情还是和我们商量着办,不是他说咋样就咋样,只要儿孙有道理,他也比较尊重儿孙的意见。”   2007年6月6日,仵德厚在家乡去世。   葬礼上,国民党总部派人从台湾送来了“民族之光”的牌匾,来表彰仵德厚在抗战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于义,他挺身而出,济家国于波涛之中,生死不移;于情,他坚定服从,守民族于危难之中,分毫不退。   张喜海亲笔为这位英雄作诗一首:   南口守防杨尔峪,兵亡弹尽力坚持。 台儿庄役君晓勇,敢死队中卿创奇。 一道山墙分敌我,两边仇敌夺枪支。 斯拼肉搏户浑地,保住城池立业碑。   #分享我的社交故事#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