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生了七个闺女,村里人戏称为七朵金花,姥爷不高兴了,说花开易败,他的七个闺女是七仙女。 仙女好啊,人见人爱。 天上的仙女不食人间烟火,姥姥家的仙女们却和其它女孩一样,吃五谷杂粮穿棉麻丝绸。 也有一个不一样的,那可就是用姥姥的话说有着小姐身子丫鬟命的小五姨。 听姥姥说,五姨从小体弱,生下来只有小小的一只,还不如一个小猫大。 哭起来更是细声细气的,哭完上一声,下一声半天缓不过来。 姥姥一度以为养不活。 话虽这么说,可那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总不能让她自生自灭吧? 所以对这个闺女,姥姥姥爷付出了十二分的耐心。 好吃好用的,也都紧着她。 以至于到现在聊起来,六姨七姨还一肚子委屈:那个时候小,我们一直以为我俩不是亲生的呢! 爹娘偏心五姐,都偏到天边去了…… 六姨八岁跟着婶子大娘采桑养蚕,七姨九岁跟着割草,十岁学会了织布,而五姨十六岁了,姥姥却连镰刀锄头都没让她摸一下。 不过五姨跟着姥爷,却学着做的一手好菜。 姥爷是庄户厨子,谁家娶亲嫁女,红白喜事都请他去掌勺。 几块土坯支成了灶,大铁锅里添满了水,锅里热气腾腾,锅下炉火旺旺,姥爷端着一口小耳朵铁锅,大铁勺挥得呜呜响。 五姨说,炒着菜的姥爷就像一个英雄。 五姨爱黏着姥爷,姥爷去哪里也爱带着五姨,不为别的,就为在宴席上能让五姨沾些荤腥。 那时候的日子,都穷啊! 五姨体弱,但头脑通透,她知道不论去了谁家,没有人会喜欢白吃饭的孩子。 她帮姥爷添火,替姥爷摆盘切菜,在姥爷忙不过来的时候,还搭手替他翻勺。 耳濡目染之下,她喜欢上了做菜。 庄户厨子,没有师傅,做菜全凭心里出,不喜欢这一行的做不出好味道。 也不讲究色香味,只一个字,好吃就行。 五姨做菜,好吃! 馋嘴的孩子想吃她做的菜,得用绳子拴着舌头,就怕一不注意把舌头也咽了下去。 姥爷高兴啊,他这一辈子琢磨出来的好手艺不会失传了。 姥姥却不高兴了,一个姑娘家做菜好吃到是可以的,至少在婆家不会受委屈。 可要是当厨子抛头露面的给别人家炒菜挣饭吃,那就是好说不好听了。 等到五姨十七八岁的时候,她就不让五姨跟在姥爷身后了。 五姨却有自己的主意,姥姥不让她跟着姥爷,她却偷偷进了城。 城里有个招待所招人,服务员和帮厨的,她不当服务员却要去帮厨。 明面上是去帮到,实际是去偷人家的手艺。 这一走就是五六年。 姥姥气得在家里直念叨,本来想着找老五是最省心的一个,谁知道却是最不省心的…… 都说是胳膊拗不过大腿,可真正较起劲来,又有几个大腿能拗过胳膊的呢? 管不了了,随她吧! 就在全家人都以为五姨会在城里安家不会再回农村的时候,五姨却从城里回来了。 本本分分的嫁给了邻村的五姨父,安安稳稳地过起了小日子。 一手好厨艺,全奉献给了家庭。 姥爷常常叹气,说是白教了五姨那么些年,可惜了她一身的功夫,五姨也不恼,说是金子早晚都得发光。 她在等一个机遇。 改革开放了,镇上的招待所要往外承包。 许多人跃跃欲试,可有钱的没有技术,有技术的没有钱。 五姨说,机会来了。 她十天往镇上跑了三十次,终于拿回来一纸合同。 她成了镇上第1个女老板,也是镇上的第1个个体户。 后来,她把庄户菜还搬到了城里。 姥姥笑得合不拢嘴,终于不再念叨五姨是小姐身子丫鬟命了。 不知道她是跟谁学了一句话,说是天才,从一出生就注定与众不同…… [捂脸][捂脸][捂脸]只能是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