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晚期•父己觯,“日名制”命名制度

坚持走路 2024-10-01 12:23:51
【父己觯】 商代晚期 通高14.7厘米,口径7.4厘米,足径6.5厘米 器体扁圆,侈口,束颈,鼓腹,腹径大于口径,圈足较高。此器上腹部与圈足以云雷纹为地,饰变形动物纹。 器内底铸图形囗,上为一立鸟侧像,其下铸铭文“父己”,是作器者先考的庙号。 殷商时期的先人们十分重视利用天干地支排定日期祭祀天神。 此外,将天干地支运用于殷商时期帝王贵族们的名号命名等,主要是以天干地支中的甲乙丙丁等十干纪日符号为名号,这种形式的命名制度,当代中国学术界称其为“日名制”。 日名制起源于中国先秦时期,盛行一时,不论是古代时期的史学者还是近现代历史学家,对日名制的来源都有自身独特的见解,众说纷纭。 主要观点有东汉时期班固等人提出的生日说,即以出生之日进行命名,“殷以生日名子何?殷家质,故直以生日命子也。以《尚书》道殷家太甲帝武丁也”; 清初大儒顾炎武主张的庙号说,即为宗庙神主的称号,殷商时期“始有以十干为号者”;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根据殷商甲骨文中先公先王名号提出的祭名说,即专为祭祀而命名,“殷之祭先, 率以其所名之日祭之, 祭名甲者用甲日, 祭名乙者用乙日, 此卜辞之通例也”; 甲骨学家董作宾先生提出的死日说,即以死日忌日进行命名,“成汤以来以日干为名,当是死日,非生日”; 古文字学家陈梦家先生提出的次序说,即按照顺序进行命名,有世次、长幼、及位先后、死亡先后等; 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提出的卜选说,即通过卜辞选定庙号;华裔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主张的庙主分类说。 据甲骨文专家研究,殷商时期,自报丁(殷商开国君主成汤的曾祖父)起,基本全是日名,三报(报丁、报乙、报丙)、二主(主壬、主癸)之后,传至殷商第一代帝王天乙(成汤)。从天乙至帝辛的日名传承顺序为:天乙(成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 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王)。 殷商出土卜辞中发现,日名不仅限于殷商帝王,王的儿子们或者妻子等均有使用日名制的记载。据史籍记载,武丁的太子即名孝己,庚甲卜辞中有“兄己”被祭祀,这应该就是祖庚、祖甲之兄,即为孝己。又如武丁之妻妇好,在武丁时期卜辞里直称妇好或好,而在庚甲之后的卜辞里则也称妣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