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面对日军重兵包围,国军师长三次下令撤退,谁知国军营长史恩华却说:“师

鸿史观 2024-10-02 16:08:05

1939年,面对日军重兵包围,国军师长三次下令撤退,谁知国军营长史恩华却说:“师长,不是我不撤退,而是根本撤退不了啊!” 1939年,新墙河,硝烟四起。 一场生死较量正在这片湘北的土地上演。 面对日军的重兵压境,国军的每一步行动都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和牺牲。 但,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是什么让500多名士兵选择了坚守阵地,哪怕明知无路可退? 那一年,国民革命军第52军195师的营长史恩华率领部队驻守新墙河旁的草鞋岭与笔架山。 这一带虽然地势陡峭,易守难攻,但日军的攻势来势汹汹。 日军第11军的进攻早已开始,他们依仗着强大的火力和装备,企图一举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 而史恩华的任务,就是死守阵地,阻挡日军的南下进攻。 从9月20日开始,日军对草鞋岭发动了猛烈进攻。 敌人的步兵、坦克、飞机轮番上阵,史恩华的500名士兵在短短两天两夜的时间里,伤亡过半,阵地工事几乎被炸毁。 在战斗的第三天,师长覃异之三次命令史恩华撤退,他知道战局已经极为不利,再坚持下去很可能全军覆没。 然而,史恩华却坚定地回复:“师长,不是我不撤退,而是根本撤退不了啊!” 史恩华清楚,他的500名士兵不仅是在守护一片土地,更是在为整个战局争取时间。 每一分钟的坚守,都是在为大部队赢得喘息的机会。 撤退?对他来说,早已不是一种选择。 “军人没有不得已的时候!”他的话中透着不屈的决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心理较量中,史恩华与士兵们心知肚明,他们已经没有退路。 在笔架山,敌人的进攻一波接着一波,残存的士兵们只能紧紧守住最后的阵地。 事实上,史恩华并不是孤军奋战。 在抗战的烽火中,像他一样坚守阵地、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还有许多英勇的抗日将士。 他的哥哥史恩荣,早在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中就已英勇牺牲。 兄弟二人,前后相继,为国捐躯。 同时,像“断头将军”王超奎、“盘肠英雄”方琼连长,这些抗日英烈们也都曾在相同的战场上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这些人的名字,或许并不被每个人记住,但他们的血肉,早已成为那片土地上永恒的丰碑。 除了像史恩华这样的国军正规军在前线奋战,抗日战争期间,湘北一带还有大量地方游击队和抗日武装力量在敌后展开行动。 这些地方武装,如八路军南下支队,他们在湘北、平江、岳阳等地打击日军补给线,屡次伏击敌人的运输队,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和打击。 游击队的勇士们虽没有正规军的装备精良,却凭借他们的机智和勇敢,频繁出击,为前线战斗减轻了不少压力。 正是这种全民抗战的精神,使得整个抗日战争中,无论是前线还是敌后,都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9月22日,史恩华与他的士兵们在笔架山阵地上,迎来了最后一波进攻。 日军的炮火铺天盖地,士兵们的子弹耗尽,已经无力再战。 史恩华明知无路可退,他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带领士兵们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 当敌人的炸弹落下,史恩华与他的500名士兵全部壮烈牺牲。 战斗结束后,当地的百姓上山收敛遗体,却发现几乎所有人的身体都已被炸得四分五裂。 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笔架山,史恩华手中的作战地图沾满了血迹,他最后的指挥依然保留在手心。 史恩华及其战友的故事在军内外广为流传,成为抗战时期的一段不朽传奇。 他的师长覃异之亲自为其撰写墓碑,称他为“千秋不朽”的英雄。 更令人敬佩的是,在抗日战场上,像史恩华一样的将士们从不曾退缩,他们明白,一旦放弃,便再无希望。 这些无名英雄为国家捍卫尊严,也为后世树立了无比珍贵的精神榜样。 然而,战争带来的不仅是牺牲,还有那些令人心痛的失散与等待。 史恩华牺牲后,身后留下的并不仅仅是他的战友们的泪水,还有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庭。 战争结束后,无数的老兵和烈士后代在战火中失散多年,许多人始终在寻找失散的亲人。 比如陈缦云与丈夫李柏如的故事,妻子等待丈夫凯旋归来,却再也没有见到他的身影。 即使许多家庭再未团聚,他们依旧没有放弃守候,期盼着某天奇迹的出现。 从史恩华的坚守到岳阳、湘北地区的游击战,从无数英烈的牺牲到背后家属的漫长等待,这段抗战历史已成为中华民族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每一位战士的英勇牺牲,都是为了让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 正如这片曾经的战场如今草木繁盛,青山无言,他们的精神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长存。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