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四川省宜宾市副市长樊建川,为什么突然间辞去了职务,转而下海经商? 2003年

自由的百灵鸟 2024-10-02 16:39:46

原四川省宜宾市副市长樊建川,为什么突然间辞去了职务,转而下海经商? 2003年,正当樊建川的仕途如日中天之际,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跌破眼镜的决定——辞去副市长职务,转而下海经商。消息传出,顿时引发了外界的广泛猜测。有人说他是不满现状,有人说他是另有野心,也有人说他是精神出了问题。面对种种传言,樊建川却不以为意,他淡然一笑,径直走上了创业之路。   谁也没想到,这位曾经的政府官员竟然选择了最为凶险的房地产行业。上世纪90年代末,房地产才刚刚兴起,市场变幻莫测,风险重重。但樊建川显然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商业嗅觉和魄力。他一头扎进了这个"暴利"的行业,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赚取了上亿元的财富。   然而,令人好奇的是,樊建川并非为了一己私利而奋斗。原来,支撑他奋斗的,是一个珍藏历史、传承文明的梦想。多年来,他一直酷爱收藏各类文物古玩,但区区的副市长薪资,显然不足以支撑他的这一爱好。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毅然放弃了大好前程,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创业之路。   2009年,樊建川瞄准了重庆市大邑县,决定在这里修建他的博物馆。对于普通人而言,建一座博物馆或许就已经是个了不起的壮举,但在樊建川眼里,这只是个开始。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九个月内,在大邑县建成五座博物馆!   从筹划到建设,樊建川全程参与,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在工地上吃住,连续九个月,风雨无阻。困了,就在简陋的纸板上打个盹;饿了,就囫囵吞下几口盒饭。当工人们都已疲惫不堪时,他依然矫健地穿梭在工地上,指挥、协调、督促......在他的带领下,五座博物馆的建设进度惊人,仅用了九个月就全部建成,准时向公众开放。   樊建川筹建博物馆的故事,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人们惊叹他的执着与毅力,更为他的文化情怀所折服。一时间,参观博物馆的游客络绎不绝,他的事迹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不过,对于樊建川而言,这一切都只是他实现梦想的开始。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又为博物馆的完善倾注了大量心血。从内部布展到外部环境,他都亲力亲为,力求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   当五座崭新的博物馆在大邑县拔地而起时,人们无不为之惊叹。这五座博物馆,汇集了樊建川数十年搜集的海量文物,堪称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宝库。   漫步在博物馆中,目之所及,无不是稀世珍宝。仅手写文献就多达30吨,书信更是多达40万封,此外还有两万多本日记,上百万枚印章,总藏品量高达800余万件,其中一级文物就有153件。更令人震撼的是,这五座博物馆仅仅是整个博物馆群的一部分。据了解,樊建川在大邑县建立的博物馆总数多达30个,占地面积超过500亩,藏品总量更是逼近千万件。堪称世界之最。   在如此丰富的藏品中,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那座抗战博物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抗日战争已经渐行渐远,但在樊建川看来,我们绝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为了搜集日军当年的铁证,他前后花了20年时间,多次远赴日本,从民间购买侵华时期的各类物品,从画报、杂志到书籍、地图,从钢盔、望远镜到军服、刺刀,他几乎将日军当年的所有装备一网打尽。   在抗战博物馆里,这些物品被一一陈列,并按照时间和类别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从1931年到1945年,日寇在中国犯下的每一桩罪行,都在这里被详实记录。大屠杀、三光政策、细菌实验、慰安妇,翻开这些档案,哪怕是铁石心肠的人,也难免泪流满面。6000多件文物,无一不在控诉着日寇的滔天罪行。   这些史料,绝非为了仇恨而收集。樊建川创建抗战博物馆,是希望唤醒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他说:"那些企图抹杀历史的人,应该到这里来看一看。事实胜于雄辩,我们有确凿的证据,他们犯下的罪行,是永远无法抵赖的。 事实上,樊建川对历史的执着,对文化的坚守,感动了无数国人。2013年11月9日,他光荣地入选"中国好人榜",成为第三届中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然而,这一切荣誉,与他为梦想付出的代价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为了建设博物馆,樊建川倾尽了所有积蓄,总共投入了十多个亿。但博物馆建成后,维护费用同样是一笔庞大的开支。为了维持博物馆的运转,他到处讲学、写书,甚至卖唱录制CD。很多时候,为了给博物馆筹钱,他一天要写几十幅字拿去义卖。他说:一幅字无论大小100块,为了博物馆,我就是这么不要脸。   就这样,樊建川为了他的博物馆梦,倾其所有,竭尽全力。为了节省开支,他不惜从大城市搬到小镇里,过起了简朴到不能再简朴的生活。一件几十块钱的衣服,他能穿好几年;一碗几块钱的豆花血旺,就是他一顿的伙食。 晚年的樊建川,虽然生活清贫,却自得其乐。他常常吟诵陶渊明的诗句:"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中的隐士人生,正是他内心的写照。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