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初夏的冀鲁边区,抗日战火熊熊燃烧。这里是中国抗日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冀

历史洛阳 2024-10-02 18:21:14

1942年初夏的冀鲁边区,抗日战火熊熊燃烧。这里是中国抗日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冀鲁边区的军民们在与日寇的斗争中展现了非凡的智慧与勇气。撩帘战,这一独特的战法,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这种战法规定,敌人不进院不打、不进屋门不打、不撩门帘子不打,意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形,形成局部优势,进而进行肉搏战,直至将敌人消灭。作为这一战法的亲历者,李明东的一次撩帘战经历让他终生难忘。 李明东,时年17岁,河北省仓县县大队三连二排五班的一名普通战士,入伍已两年。那个夜晚,二排为躲避敌人的包围圈,在夜幕的掩护下,秘密行军一整夜。黎明时分,他们到达了一个名叫河堤口的小村庄,迅速找了一户人家住下,并在房顶安排了瞭望哨,以防不测。天刚蒙蒙亮,疲惫不堪的战士们正准备小憩片刻,突然,哨兵急匆匆地下来报告:西北方向有一大队敌人正向村庄逼近。 得知敌情,全排迅速警觉起来,大家悄无声息地进入预定战斗位置。李明东所在的五班埋伏在一个四合院内,战士们分散在北屋和东西厢房内,准备迎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紧张的气氛笼罩在每个人心头。突然,院外传来一阵嘈杂声,接着是几声“咯噔咯噔”的皮靴声。敌人来了。 几名日本兵冲进院子,开始挨家挨户地搜查。当他们踢开北屋的房门时,副班长猛地从门后跃出,一刺刀直刺敌人胸膛。随后,埋伏在两侧厢房的战士们一齐开火,瞬间将其余敌人击毙。枪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成为全排进攻的信号。 李明东和他的战友们迅速冲出房间,向胡同内的敌人发起猛烈进攻。胡同尽头,敌人一个排的伪军和几名日本兵正在警戒,他们显然没有料到八路军会从背后袭击。一时间,敌人陷入慌乱,试图逃跑。然而,村庄的地形复杂,给敌人的逃生带来了巨大障碍。 在追击过程中,二排表现出卓越的战斗力。随着敌人逐渐崩溃,八路军的士气愈发高涨。战士们紧紧跟随在敌人身后,村庄狭窄的巷道成为了他们的战场。每一个转角,每一处隐蔽的角落,都可能藏有敌人,也可能成为八路军伏击的地点。 敌人在前方仓皇逃窜,试图躲避八路军的追击,但二排的战士们训练有素,步伐稳健,一刻不停地紧逼敌人。村中的胡同纵横交错,地形复杂,但八路军对这里的地形了如指掌,每一条小路、每一堵墙都成了他们灵活运用的屏障。他们借助这些障碍物,迅速而隐蔽地移动,将敌人逐渐逼入死角。 一名敌军士兵试图翻墙逃跑,却被埋伏在墙后的战士一枪击毙。另一名敌军在胡同的尽头无路可逃,转身迎战,但很快就被八路军围困,毫无反抗之力地投降了。整个追击过程中,二排战士们默契配合,毫不犹豫地执行战斗命令。他们迅速分成几组,从不同方向包抄敌人,形成了对敌人的合围之势。 在这次追击行动中,敌人七名伪军被俘,他们手中的武器也成了八路军的战利品。共计十二支枪支,包括步枪和手枪,被缴获。战士们将这些武器快速收集整理,以备后用。敌人残存的部队见势不妙,纷纷放弃抵抗,徒步逃离。 然而,胜利的曙光下,四班的战士们因为对战机的渴求和对敌人的愤怒,选择了继续追击敌人的残部。敌人在仓皇逃窜时,一挺歪把机枪成了四班战士的目标。这把机枪不仅是敌人火力的象征,更是对八路军士气的挑战。四班的战士们拼尽全力,试图夺取这件战利品。 就在这时,敌人的援兵赶到,侧翼的火力骤然增强。敌人迅速调整部署,将火力集中到四班的方向。猛烈的侧射火力如雨点般打向四班战士,他们在弹雨中前进,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战士们用身体掩护同伴,试图突破敌人的火力网,但形势骤变,他们陷入了敌人的火力包围中。 最终,四班一名战士在激烈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两名战士受伤。尽管未能成功夺取敌人的机枪,他们的勇敢和牺牲却为整个二排的胜利增添了悲壮的一笔。这次战斗的教训也深深刻在了每个战士的心中,提醒着他们在战斗中不仅要勇猛,还要冷静和谨慎。 经过这次战斗,二排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深刻认识到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保持冷静、谨慎作战的重要性。他们将继续在平原游击战中发扬撩帘战法,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继续打击敌人,保卫家园。

0 阅读:3